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大智度論序言


大智度論(梵文: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英語: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

為論釋《大般若經》之作。古印度時期龍樹菩薩(約3世紀)撰,由中國南北朝後秦鳩摩羅什(344年-413年)譯成中文。100卷。後秦弘始四年(402年)於長安逍遙園 西明寺始譯,至弘始七年(405年)譯訖。因震旦人氏喜愛簡潔扼要,故僅全譯論之初品,余皆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終成百卷。《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鳩摩羅什的一百卷譯本,尚不是將原來的論全部譯出。因為梵文原本沒有流傳下來,目前只有漢譯本。

南北朝時慧遠認為鳩摩羅什譯文「繁穢」,加以刪削而成《大智論鈔》。

標籤: ,

1 個意見:

2017年6月25日 下午6:54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6/blog-post_25.html
大智度論序言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