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治病患第九

治病患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息、心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發。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動四百四病,是故若自行化他,應當善識病源,善知坐中內心,治病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一旦動病,非唯行道有障,亦則大命可憂。

修行人在修道時,或許原本四大有病,現在因為修觀,心息鼓擊,因此發動宿疾;或許在修止觀時,不善調適身、息、心三事,以致內外有所違犯而發病。若是善用其心,就能治癒四百四種病;但如果不善用心,反而會發動四百四種病。所以修行人若是自行化他,就應當善於辨識病發的來源,以及坐中如何治病的方法。否則一旦發起病來,不但修道會有障礙,性命更是堪慮。

今明治病法中,分為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如何治病的內容中分二:一是明病發相;二是明治病方法。

一、   明病發相者,病發雖復多途,略出不過二種:
()四大增損病、二從五臟生病。四大中病發者,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則痰癊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則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鼻塞,大小便皆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風大增者,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吐、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經云: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一、明病發相。病發的種類雖然很多,但簡略來說不過二種:一是四大增損病;二是從五臟生病。
(一)四大增損病。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所組成,如果一大有增減會生病。若是地大增於其他三大,就會身體腫結、沉重、枯瘠等,如是百一種病產生;若是水大增於其他三大,就會有痰癊脹滿,飲食不消,腹病下痢等,如是百一種病產生;若是火大增於其他三大,就會全身發熱,骨節酸痛、氣虛鼻塞、大小便不通等,如是百一種病產生;若是風大增盛,就會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吐、氣急,如是等百一種病產生。所以經中說:「一大不調,就有百一種病起;四大不調,就有四百四種病同時產生。」當四大病發時,各各都有它的相貌,應當在坐時及夢中詳細觀察,了解發病的根源,才知道用什麼方法對治。

次、明五臟生患之相,從心生患者,多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從肺生患者,多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瞋恚,頭痛眼闇等,肝主眼故。從脾生患者,身體頭面上,遊風徧身,痒悶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五臟生患眾多,各有其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自可得知。

(二)從五臟生病。五臟生病的相貌:若從心生病,大多身體寒熱、頭痛及口乾舌燥等,因為心主口的緣故;若從肺生病,大多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因為肺主鼻的緣故;若從肝生病,大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瞋恚、頭痛眼闇等,因為肝主眼的緣故;若從脾生病,身體頭面上,遊風徧身、癢悶疼痛、飲食失味等,因為脾主舌的緣故;若從腎生病,大多咽喉噎塞、腹脹耳聾等,因為腎主耳的緣故。五臟生病的情況很多,各有各的相貌,應當在坐時及夢中觀察,自然可以得知。

如果四大五臟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止觀法門,或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此二種病,通因內外發動,若外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消,而病二處發者,當知!因外發動。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定法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二處患生,此名因內發病相。

雖說四大、五臟生病的起因非一,病相也很複雜,實在很難說得完整。但是想要修習止觀法門的行者,在病發時,還是應當善知起因。四大、五臟生病的起因,有內外二種:若是外感風寒、濕熱、飲食不消化等,這就是外因發動,使得四大、五臟生病;如果是因為用心不調,觀行違僻、禪定發時不知取捨等,當知這就是內因發動,致使四大、五臟生病。

復次: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臟增損得病,具如前說。二者、鬼神所作故得病。三者、業報故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經久則病成,身羸治之則難愈。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因緣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另外,還有三種不同得病的原因:一是因為四大五臟的增損得病;二是因為鬼神所作而得病;三是因為業報而得病。這三種病,如果一得到馬上對治,就很容易治癒,若是拖延不治,日子久了,身體會變得虛弱,就算治療也很難痊癒。

二、     明治病的方法。知道了病發的根源之後,就應該想方法來對治。治病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說到最重要、最有效的,不出止觀二種。

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王,譬如國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對治。又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眾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病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即自然調適,眾病除矣。又有師言: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然者,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悅,眾病即差。故『淨名經』云(大正十四~五四五A):「何謂病本,所謂攀緣,云何息攀緣,謂心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行人須知善修止法,能治眾患。

(一) 用止治病。如何用止來治病?有的法師說:只要把心思放在生病的地方,不向外馳散,就能治病。為什麼呢?因為心是一期果報之王,就像國王,無論走到那裡,群賊都會迸散。心如王,病如賊,心王止在病處,病賊自然就會消亡。又有的法師說:臍下一寸,叫做憂陀那,就是丹田的地方,如果把心念放在丹田,久久不散,疾病也大多會好。又有的法師說:經常把心念放在腳底,無論行住坐臥都這樣守著,就能治許多病。為什麼呢?因為生病的原因,大多是四大不調,而四大不調的原因,又是因為心念向上攀緣的緣故。如今將心念放在腳底,四大自然調適,眾病也就去除了。又有的法師說:只要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空無所有、不執取病相、寂然安住,就能對治。為什麼呢?理由是因為心念憶想,鼓動四大,才會生病。而現在止息一切的心念,寂然和悅,當然病患就能痊癒。因此,『維摩經』中才說:「什麼是疾病的根本?就是攀緣心。如何止息攀緣心?只要做到心無所得,就能止息一切的攀緣。」以上所說,是用止治病的方法,方法雖多,只要善修就能對治眾病。
次:明觀治病者,或師云: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等為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一一皆於唇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若於坐中,寒時應吹、熱時應呼。若以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熱,嘻以去痛,及以治風,呵以去煩,又以下氣,噓以散痰,又以消滿,呬以補勞。若治五臟,呼吹二氣,可以治心,噓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呬以治腎。次有師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燋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煖息、八冷息、九衝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對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燋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盛,煖息治冷,冷息治熱,衝息治壅結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用之失所,則更生眾患,推之可知。次有師言: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想身中有火氣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中,治禪病秘法,七十二法中廣說。次有師言:但用止觀,檢析身四大中,病不可得,心中病亦不可得,眾病不治自差。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必有差理。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也。但今時人,根機淺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故世不流傳。又不得於此更學氣術休糧,恐生異見。如金石草木之藥,能與病相應,亦可服餌。

(二)用觀治病。如何用觀治病?有的法師說:用心觀想,以六種氣治病,就是用觀治病。那六種氣呢?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這六種息,都是在唇口之中,用心觀想,呼氣帶聲,綿密微細而出。
若在坐中:寒時應吹;熱時應呼。若是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熱;嘻以去痛、及以治風;呵以去煩、又以下:

氣;噓以散痰、又以消滿;呬以補勞。若治五臟:呼吹二氣,可以治心;噓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呬以治腎。

又有法師說:如果能善用觀想,來運作十二種息,就能治眾病。那十二種息呢?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燋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煖息;八冷息;九衝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這十二種息,都是從心觀想而生。現在就簡略地說明十二息所對治的病。
1、上息:治沉重。
2、下息:治虛懸。
3、滿息:治枯瘠。
4、燋息:治腫滿。
5、增長息:治羸損。
6、滅壞息:治增盛。
7、煖息:治冷。
8、冷息:治熱。
9、衝息:治壅結不通。
10、持息:治戰動。
11、和息:通治四大不和。
12、補息:資補四大衰。

若能善用這十二種息,可以治癒一切的病患,但如果用之不當,反而會增加疾病,所以務必要詳細觀察疾病的來源,才不致錯用。又有的法師說:如果善用假想觀,也能治病。譬如有人患冷,假想身中有火氣生,就能治冷。如『雜阿含』治禪病秘法的七十二法中,就有詳細的說明。又有的法師說:如果用止觀的方法,分析身中的四大,發覺病不可得(如身中的地大有病,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應有病;身中的水大有病,外在的河川海洋也應有病……);推求心中的病相也不可得(反觀自心了不可得,又是誰來受病),如此則一切的病患自然消除。以上這些,都是用觀來治病的方法,只要能善知一二種,就能治病。無論是止,是觀,若能善用,幾乎是無病不治。怎奈現今的修行人,根機比較淺薄、愚鈍,觀想大多很難成就,所以世間已多不流傳這些方法了。又不能鼓勵修行人去學一些道家吐納、服餌、辟穀等方法,恐怕因此走入歧途。只能說如金石草木之藥物,如果和病相應,也可以服用。

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報病,必須加助修福懺悔,患即自滅。此二種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則可自行,亦能兼他,況復具足通達。若都不知,則病生無治,非唯廢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豈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觀之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之法。內心治病方法眾多,豈可具傳於文耳。若欲習知,當更尋訪!上來所出,只是示其大意,正依此用之,恐未可承案。

已經說明四大五臟增損得病時,須用止觀及金石草木等治病的方法。 如果是鬼病,就當用堅強的心,加上咒力來幫助治病。所謂的咒力,包括大悲咒、楞嚴咒、往生咒、及三十六獸咒(咒曰波提陀。毘耶多。那摩那。吉利波,阿違婆。推摩陀。難陀羅。憂陀摩。吉利摩。毘利吉。遮陀摩)。
若是業報病,必須修福、懺悔,病患自然消滅。
治療鬼病和業報病的方法,修行人只要能夠善解其一,不但可以自利,還可以利他,更何況是兩種都通達,豈不更方便?但如果兩種都不知,則不只是廢修正法,生病時更可能有生命的危險。像這樣連自己的性命都堪虞了,又如何教人?所以,想要修止觀的行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的方法。
有關內心治病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以上所說的,只是其中的大概,依照這些方法來對治,雖說不無小補,但真正的對治重在用心,是無法完全具傳文字的。因此,想要進一步認識治病的修行人,應當更尋訪善知識學習,才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精髓。

問曰:用心坐中治病,必有效否?答曰:若具十法,無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恆住緣中、五別病因起、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捨、九善護、十識遮障。何謂為信?謂信此法,必能治病。何謂為用?謂隨時常用。何謂為勤?謂用之專精不息,取得差為度。何謂為住緣中?謂細心念念依法,而不異緣。何謂別病因起?具如上說。何謂為方便?謂吐納運心緣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謂為久行?謂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計日月,常習不廢。何為知取捨?謂知益即勤用,損則捨之,微細轉心調治。何謂知善護?謂善識異緣犯觸。何謂識遮障?謂得益不向外人論說,未益不生疑謗。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虛也。

有人問:用心在坐禪中治病,一定有效嗎?

回答說:若能具足十法,必定有它的利益。十法是:一信;二用;三勤;四恆住緣中;五別病因起;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捨;九善護;十識遮障。什麼是信?就是信這個方法一定能治病。什麼是用?就是隨時常用。什麼是勤?就是用時專精不息,一定等到病好了才停止。 什麼是恆住緣中?就是心恆常住於所緣境中,而不攀緣其他。什麼是別病因起?就是分別病因的起處。什麼是方便?就是用呼吸吐納運心緣想,如此善巧成就而不失其所宜。什麼是久行?就是用的時候,未必立即見效,但仍須不計日月地恆常修習,不可輕言休廢。什麼是知取捨?就是有益的時候就勤用;有損的時候就棄捨,用微細的心念來調治。什麼是知善護?就是善能將護。不同因緣時,要知所取捨、善識禁忌,不使它有所觸犯而損害道業。什麼是識遮障?就是護益的時候,不輕易向外人洩露、論說;未獲益的時候,也不心生懷疑、毀謗。 修行人如果能依照這十法來對治,則一定有效,絕不虛言。

標籤:

1 個意見:

2017年8月6日 下午5:56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6.html
治病患第九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