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正修行第六(1)

天台小止觀  --智者法師著  淨蓮法師注疏


正修行第六(1)

若修學止觀,應當細意思取!修止觀,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具足了前面所說的二十五種前方便,就可以正式來修止觀。但是在修學止觀的同時,也應該詳細分辨修止觀的內容。一般來說,修止觀有二種的不同:一是坐中修止觀;二是歷緣對境修止觀。

第一、 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乃皆得學道,坐為最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
略出五意不同:
一者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
二者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三者隨便宜修止觀,
四者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一、坐中修止觀。
本來修習止觀,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都可以來做,但是對於一位初修的人來說,還是在坐中修習比較殊勝。因此,首先說明坐中修的五種情況:
一是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二是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三是隨便宜修止觀;
四是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五是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第一、 云何名為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麤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 修止不破,即應修觀,故曰:「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

(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什麼是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呢?修行人在最初坐禪的時候,難免會心粗散亂,這時應該修止來破除它;如果修止不能破除的話,再用修觀來破除。這樣用止觀來對治初心時的粗亂,就稱為「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今明修止觀,即為二意:一、先明修止,二、次明修觀。

既然談到修止、修觀,就應該詳細介紹止觀的內容:一、先說明
修止;二、再說明修觀。

止有三種,
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隔鼻,臍間等處,念心不散。故經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鎖。」
二、制心止者:所謂隨心所起,即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第三、體真止者: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1、止有三種:
(1)繫緣守境止。
所謂的繫緣守境止,就是把心念放在鼻端、臍間等處,使心不馳散,以達到專注一境的目的。正如經中所說:「若將心念繫在一處,就能使它不放逸,好比把活蹦亂跳的猿猴鎖住,自然就安靜下來了。」

(2)制心止。
所謂的制心止,就是心念一起,馬上制止,不讓它向外馳散。正如經中所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是以心為主,所以應當把心制止好。」但如何制心呢?就是念頭一起,就立刻放下,制止它攀緣外境。因為一攀緣外境,就會產生分別執著,一產生分別執著,煩惱就跟著來了。
 以上這兩種止,都屬在事相上修,所以不須另加分別

(3)體真止。
所謂的體真止,就是隨心念所起的一切諸法,都當下了知它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這樣心念自然就不會取著,不取著則妄念自息,所以稱之為止。正如經中所說:「對於一切因緣所生的諸法,若能了知它的性空無主,則妄心自息而達心的本源,這樣的修行人,可以稱
之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大沙門。」
第三種體真止,是在理體上作觀察,所以必須多加思惟、分別。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發重誓願,度脫眾生,求無上道。其心堅固,猶若金剛,精進勇猛,不惜生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於端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言一切諸法者:即是約心,明一切法也。如一切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一切有漏煩惱法,一切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大正二六~一六九A):「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
若行者知心無性,豈有諸法之實,若諸法不實,即是虛誑,則空無有主,則不可取,若不取著,即妄念心息,得寂然無為!夫無為者:即是諸法之本源,若能安心本源,則無染著,若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即證泥洹。故經云(大正一三~九零三A):

有心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

若能如是,修體真止,當知是人必得泥洹,名大沙門。是則略說,修體真止相。

初學坐禪的人,若是想修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教,就必須先發大誓願:上求無上道,下度化眾生。所發的願心,要像金剛一般地堅固,而且還要勇猛精進,永不懈怠,就算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始終不退轉。
這樣發完誓願以後,就端身正坐,以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的真實相:所謂的一切諸法,是以「心」的立場來說明它的存在。為什麼呢?因為不論是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法;生死因果法,都是因心而有。正如十地經中所說:「三界並沒有另外的真實法存在,只有一心所作。」也就是說,一切法都是從心而起。
如果修行人了知心的空無自性,就知道並沒有諸法的真實存在;若沒有諸法的真實存在,就說明它是虛妄不實的;既然是虛妄不實的,就空無有主;既然空無有主,就不可取著;既然是不可取著,則妄心自息而到達寂然無為的境界;這寂然無為的境界,就是諸法的本源;安住在這種本源當中,心自然就不染著;心不染著,則一切的生死業行就會止息,這就是證得涅槃。所以經中說:「一切凡夫都有真心,但卻渾然不知;妄心起時,是不見真心的;要待妄心息滅後,真心才會顯現。因此心起妄想是愚癡;無想無念是涅槃。」如果修行人能夠這樣來修體真止,就一定會證得涅槃,而被稱為「大沙門」。以上就只簡略地說明修體真止的相貌。

第二、 云何名修觀?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二者正觀。

2、觀有二種:
一、對治觀者:如不淨觀,對治婬欲,慈心觀,對治瞋恚。如是等觀,皆名對治觀。今不分別也。
(1)對治觀。
如修不淨觀對治婬欲;修慈心觀對治瞋恚等,都屬於對治觀,但在此並不特別作說明。

二、正觀者:即是現諸法實相智慧,如經中具說(大正一三~906A):
諸法不牢固,常立在於念,
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2)正觀。
正觀,就是觀察諸法實相的智慧。如經中說:「一切法是不牢固的,完全依於想念而有,一位已經解悟空性的人,是不起一切想念的。」

若行者初坐禪時,隨心所緣,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之止,而妄念不息,爾時應當隨心所緣,一切諸法,若善、若惡、若無記、若三毒貪瞋癡等。若念一切世間之事,即當反觀,所起之心。如是等心,為是有耶?為是無耶?若是無者,無則無心。云何有心?若謂心是有者,為在是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在過去,過去已滅,何得有心?若在未來,未來未至,何得有心?若是現在,現在不住,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則無有心。復次:若言心在現在,即當諦觀,現在之心,有何等相貌,諦觀不見相貌,則心不可得,若不可得,則
無有心。

若是初修坐禪的人,已經用了以上所說的止觀,但妄念還是不停息,就應當隨念能起一切法(不論是善、惡、無記法;或是貪瞋癡煩惱等法)的心,究竟是何相貌?它是有呢?還是沒有?如果是沒有,就是沒有心;既然沒有心,又怎能說它是有呢?假若心是有的,那麼它是屬過去、未來、還是現在呢?如果是屬過去,過去已滅,怎麼會有心?若屬未來,未來還沒有來,又怎麼會有心?倘若說屬現在,但現在念念生滅不住,又怎麼能說是有呢?就算現在的心是有的,但它應該是什麼相貌?是方的、圓的?還是青的、黃的?在內、在外、還是中間?觀察的結果發現:它既不是長短方圓,也不是青黃赤白;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既然在一切的形色、顯色、處所上,都覓心了不可得,可見並沒有心。

復次:若以生滅為心相者,心為即是生滅,為不即是生滅。若為即是生滅,一切草木,皆有生滅,亦應即是心相。若非心相,豈得以生滅,為心相耶?當知!心相不可得;心相無故,則無有心。

心雖然不能說是現在,但能以「生滅」作為它的形相。假設以生 滅作為心的形相,那麼,心等於是生滅?還是不等於是生滅?如果心 等於是生滅,一切的草木都有生滅,也應該都是心相;如果心不等於 是生滅,又怎麼能以生滅作為心相呢?由此可知,心相無論等不等於 是生滅,都不可得;既然不可得,就證明沒有心。

復次:若謂因現在剎那生滅,成於心者,今諦檢生滅,尚不可得,何能成心?若言現在有生滅者,為當過去心滅,現在心生,為不滅而生?若過去心滅,現在之心生,從何處生?若不滅而生,即應有二心並住,而實不然,云何言不滅而生?若非滅生,亦非不滅生,當知則無有生,若無生,則無滅,若無生滅,何得以生滅成心?故知心不可得!

如果你說:是因為現在剎那生滅才形成心的。但如今我們檢驗的 結果發現:生滅不可得。即不可得,又如何形成心呢?就算你說的對, 現在有生滅,那麼請問:是過去的心滅了之後,現在的心才生?還是 過去的心不滅,而有現在的心生?如果說過去的心滅了之後,現在的 心才生,請問它是從何處生?若是過去的心不滅,而有現在的心生, 那就等於有兩個心,但事實並不是如此,所以你怎麼能說是不滅而生 呢?既然不是滅生,也不是不滅生,就證明它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 滅,這樣沒有生滅,又如何形成心呢?由此可知心不可得。

復次:若謂定有現在心者,心為從自生,為從他生,為從自他生,為不從自他生。若言從自生,未對境時,何故不自生?若言從他生,他法若是心,則為他心生他心,不應計他心為己心,他法若非心,非心何能生於心?若言因自他合,故有心生,此亦不然。若自他各有心,不待合故有心生,若自他各無主,合亦不能生。若言不因自他生者,應從虛空中生,而實不然,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生。如此種種因緣,推檢現在心中生,畢竟不可得。

如果你說,就算不是以生滅來形成心的,也一定有現在心的存 在。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問:這個現在心,是從自生?從他生?是自他共生?還是不從自他共生(無因生)?如果說它是自生,在沒有對 境的時候,它為什麼不自生?若說是從他生,那麼他法是心?還是不是心?如果他法是心,應該他心生他心,不應該把他心當成是自己的心;倘若他法不是心,不是心又如何生心?如果說是自他合(共生)才能生心,這也是不合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自他如果都各自有心,就不用等待相合後才能生心;若是自他都各自無心,就算和合了也不能生心。如果說是不因自他共生(無因生),那麼就是從虛空中生了,但虛空不能生心。再說,從因緣生都不可得了,更何況是從無因生。從以上種種推論來分析,便可得知:從現在心中生,也是畢竟不可得的。

若不得所觀之心,豈得能觀之智!若不得能觀、所觀心,則一切心, 皆不可得;若一切心不可得,則一切法,亦不可得;若一切法不可得, 則心無所依;若心無所依,則無所憶念;若無所憶念,則顛倒想斷; 若顛倒想斷,則心無分別;若心無分別,則諍論心息;若諍論心息, 則無愛恚;若無愛恚,則覺觀攀緣不起;若覺觀攀緣不起,則身心寂 然;若身心寂然,即得正定;若得正定,則發真實智慧,永離一切生 死。故釋論偈云(大正二五~一九零B):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
無量罪滅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是則略說,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竟。

既然所觀的心不可得,那麼能觀的智慧也同樣不可得。如此能觀、所觀的心不可得,則一切心不可得;一切心不可得,則一切由心所生的法也不可得;一切的法不可得,則心就無所依;心無所依,則無所憶念;無所憶念,則顛倒想斷;顛倒想斷,則心無分別;心無分別,則諍論心息;諍論心息,則無愛恚;若無愛恚,則攀緣心不起;攀緣心不起,則身心寂然;身心寂然,就得正定;若得正定,便能開發真實智慧而斷生死。所以,釋論的偈頌中說:「般若波羅蜜,是真實不顛倒的智慧;一切想念都因般若正觀而完全除滅(心生處滅),言語尋伺也不再生起(言語道斷);無量生死重罪到此真正除滅,清淨心也恆常如一現前;像這樣尊貴善妙的修行人,是真正能見般若實相的人。」 以上是簡略說明「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的內容。


** 待續 -- 方便行 第五
第三、 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懵,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用之,如一一不得於對治,則有乖僻之失。
…………………

標籤:

1 個意見:

2017年7月18日 清晨6:17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7/1_18.html
正修行第六(1)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