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覺知魔事第八



覺知魔事 第八
當修行人的功夫漸深,魔王就會乘機破壞他的道行,因此,對於所有魔事的內容,不得不加以覺知。
梵音魔羅,秦言殺者,奪行人功德之財,殺智慧命故。云何名魔事?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脫眾生,入涅槃為事。魔以破除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若能安心正道,方知道高魔盛,故須善識魔事。但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種魔,皆是世之常事,今不分別。鬼神魔相,此事須知,今當略說:鬼神魔有三種:一精魅鬼、二堆惕鬼、三魔羅鬼。
所謂的魔,就是魔羅,秦譯殺者。為什麼稱為殺者?因為他會奪取修行人的功德法財、殺修行人的法身慧命。 為什麼稱為魔事?因為佛經常用功德、智慧來度脫眾生,專門以入涅槃為事;而魔卻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 修行人若能安心於正道,道高時,魔則愈盛,這時務必善於分辨魔事。一般來說,魔的種類有四:一是煩惱魔;二是陰入界魔;三是死魔;四是鬼神魔。前面三種,是屬於世聞常有的事,也是隨我們自心所生的,如果用正念遣除,大多能息滅,所以在這裡就不特別作分別。至於第四種鬼神魔,則必須詳加分別了知。
 鬼神魔略說有三種:一是精魅鬼;二是堆惕鬼;三是魔羅鬼。
一、     精魅者:十二時獸,變化作種種形色,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相等,種種非一,以惱惑行者。此諸精魅,飲惱行者,各當其時而來,善須別識。若多於寅時來者,必是虎豹等,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兔麞鹿等;若多於辰時來者,必是龍鼈等;若多於巳時來者,必是蛇蟒等;若多於午時來者,必是馬驢駝等;若多於未時來者,必是羊等;若多於申時來者,必是猴玃等;若多於酉時來者,必是雞鳥等;若多於戌時來者,必是狗狼等;若多於亥時來者,必是豬豕等;若多於子時來者,必是鼠等;若多於丑時來者,必是牛犢等。行者若能善占則知!恆用此時來者,即是其獸精魅,呼其名字,而呵責之,即當謝滅。
一、精魅鬼。 是屬於十二時獸,能變化種種形相,或作少男、少女、老男、老女的形貌;或作可愛、可怖的身相來惱亂、迷惑修行人。這一類的精魅,會按照一定的時辰前來,所以只要清楚知道十二時辰所屬的三十六獸,就能不受其干擾。於寅時來的,必是狸、豹、虎。於卯時來的,必是狐、兔、貉。於辰時來的,必是龍、蛟、魚。於巳時來的,必是鱔、鯉、蛇。於午時來的,必是鹿、馬、麞。於未時來的,必是羊、雁、鷹。於申時來的,必是狄、猿、猴。於酉時來的,必是鳥、雞、雉。於戌時來的,必是狗、狼、豺。於亥時來的,必是豕、貐、豬。於子時來的,必是貓、鼠、伏翼。於丑時來的,必是牛、蟹、鼈。修行人在清楚分辨,每一個時辰所出現的精魅後,只要直接叫喚它的名字,再加以呵責,就會馬上消失。因為這些精魅,都害怕被別人識出其形、以及名字,所以一旦叫出它的名字就已經不敢前來,更何況是識得其形,當然就更不敢胡作非為了。
二、堆惕鬼者:亦作種種惱觸行人,或如蟲蝎,緣人顏面,鑽刺(缺字),或擊櫪人兩腋下,或乍抱持行人,或言說音聲喧鬧,及作諸獸之 形,異相非一,來惱行者,應即覺知,一心閉眼,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本,若在家人,應誦三皈、五戒、八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去。如是等種種留難,惱人相貌, 及餘斷之法,並如禪經中廣說。
二、堆惕鬼。修行人在坐禪時,堆惕鬼也會時常作出種種惱亂行人的事。有時如蟲蝎(木中的蛀蟲),緣著人的頭面內外鑽刺;或者擊櫪人的兩腋下;有時突然抱住修行人;有時則言說啾啾音聲喧鬧;或者作種種不同的獸形來惱亂修行人。有以上這些情況發生時,應該立即提高警覺,一心專注,閉上眼睛呵斥他:「我知道你的名字!你是閻浮提中,專門食火嗅香偷臘吉支,因為邪見專門喜歡破戒的人,但我如今持戒 清淨,所以一點都不怕你。」這時出家人應誦戒本;在家人應誦三皈、五戒、八戒等,堆惕鬼便會退卻匍匐離去。其他有關種種惱亂修行人的內容、及如何斷除的方法,禪波羅密經中有詳細的說明。
三、魔羅:擾亂行者,是魔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相,來破人善心。 一、作違情事,即是作可畏五塵,令人恐懼。二、作順情事,即是作 可愛五塵,令人心生愛著。三、作非違非順事,即是作平等五塵,動 亂行者。是故魔名殺者,亦名華箭,亦名五箭,射五情故。
三、魔羅。 魔羅擾亂修行人的方式,大多是化作三種五塵境界相,來破壞修行人的善心。一是作違情事:就是化作可怕的五塵境界相,令行人心 生恐懼;二是作順情事:就是化作可愛的五塵境界相,令行人心生愛著;三是作非違非順情事:就是化作一般的五塵境界相,令行人心生動亂。所以,魔羅又稱為殺者(殺修行人的法身慧命)、也稱為華箭(如飛來的一朵花,其實是箭,能傷身命)、也名為五箭(專門射人的五根)。
在名色中作種種境界,惑亂行者,作順情色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色中。作違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獅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相,來怖行人。非違非順者:但作平常之形,動亂人心,令失禪定,故名為魔。或化作種種好惡音聲,或作種種香臭之氣,或作種種好惡之味,或作種種苦樂境界,來觸人身, 皆是魔事。其相眾多,不可具說。
究竟魔羅是如何射人的五根呢?總的來說,就是在名色中,化作種種境界來惑亂修行人。別的來說,是化作以下三種境界:一是作順情境界:即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等可愛之境,令人心著色中;二是作違情境界:即化作虎狼獅子、羅剎夜叉等種種可畏的形相,來驚嚇修行人;三是作非違非順境界:只化作平常的事物,來動亂修行人的心,使他失去禪定,所以稱為魔。或者化作種種好、惡的音聲;香、臭的氣味;好、惡的滋味;苦、樂的境界來觸人身。有以上所說的這些情況,當知都是魔事。除了這 些以外,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魔事,在此無法一一舉例說明。
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行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故。 如經偈中說(大正二五~九九~一六九引用):
欲是汝初軍  憂愁為第二  飢渴第三軍  渴愛為第四
睡眠第五軍  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  瞋恚為第八
利養虛稱九  自高蔑人十  如是等軍眾  厭沒出家人
我以禪智力  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  度脫一切人
總而言之,只要是化作種種五塵境界,來惱亂修行人,使他失去善法、生起煩惱的,都稱為魔軍。它不但會破壞平等的佛法,還會令修行人生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障道法。正是經中的偈頌所說:貪欲是你第一個魔軍,憂愁則是第二個魔軍,飢渴是你第三個魔軍,渴愛則是第四個魔軍,睡眠是你第五個魔軍,怖畏則是第六個魔軍,疑悔是你第七個魔軍,瞋恚則是第八個魔軍,利養名稱第九個魔軍,貢高我慢第十個魔軍。這些眾多邪惡的魔軍,專門誑惑沉沒出家人,我以禪定智慧的力量,摧破降伏了這些魔軍,就能成就無上的佛道,圓滿度脫一切的眾生。
行者!既能覺知魔事,即當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 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憂不怖,亦不取捨,妄計分別,息 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 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 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恐懼,不惜軀命,正心不動,知 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則魔界無所捨,佛 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當現前,魔境消滅。
知道了魔事的內容之後,當然更重要的是,該如何退卻它?退魔 的方法有二種:一是修止來退卻:只要見到一切外來的惡境界,當下都要知道它是虛誑不實的。如此心中不生憂慮、不生恐怖、不生取著、 不生棄捨、不生分別、不生計度,只是息心寂然,魔境界自然消滅。 二是用觀來退卻:若是用止的方法,不能退卻種種魔境,就反觀這一 念能見的心,究竟是在何處?四處徧尋不著,可見它並無處所。既然 沒有能見的心,又怎麼會有所見的魔境界呢?既然沒有魔境界,又是 誰被惱亂呢?如此觀後,魔境界很快就會滅去。 如果還是遲遲不去,就把心安住在正念當中,不起絲毫恐懼之想。觀察四大本空,五蘊非我,不再貪戀,愛惜自己的身命。如此正心不動,思惟魔境界的自性本空,佛境界的自性也空,在空性當中,無論是魔境界還是佛境界,都是平等一如的。沒有魔境界要捨,也沒有佛境界要取,安住在這不取不捨的平等法性中,魔境界自然消滅。
復次:若見魔境不謝,不須生憂,若見滅謝,亦勿生喜,所以者何? 未曾見有人坐禪,見魔化作虎狼來食行者;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可為夫妻也。當知!皆是幻化,愚人不了,以生驚怖,及起貪著,因是心 亂,失定發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無智受患,非魔所作。
實際上,見到魔境界不消失,不需要心生憂愁;見到魔境界消失,也不需要心喜悅。為什麼呢?因為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人在坐禪;也沒有真實的魔化作虎狼獅子來吃修行人;同樣地不曾看見有魔化作男女 來做夫婦……,這些都是幻化不實的。只有愚癡、不了解它是虛妄的 人,才會心生恐怖、貪著、失心、狂亂、以及喪失禪定。這都是自己 缺乏智慧所造成的過患,並非魔所作。
復次:若諸魔境惱亂,或經年月不去,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憂懼,當誦大乘方等,諸經治魔咒,默念誦之,存念三寶。 若出禪時,亦當誦咒自防,懺悔慚愧,及誦波羅提木叉戒,邪不干正, 久久自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 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故,是魔入人心時,能令人心神狂亂,或 憂、或喜,因是成患,乃至致死,或時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 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則大壞人出世善事,及破壞正法。如是 等諸異非一,不可說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者,於坐禪中,不妄受 諸魔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是 則無邪不破!故「釋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如 偈中說(大正二五~二一一A):
若分別憶想  即是魔羅網  不動不分別  是則為法印
如果種種魔境惱亂修行人,經年累月不去的話,除了端正其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不懷憂懼之外,還需誦大乘方等經(楞嚴、維摩等經)以及治魔咒(楞嚴、大悲等咒)。若是在禪定中被魔惱亂,就立刻默念誦之,心中存念三寶;如果是出禪定後,也應誦咒來自我防護,加上深切地懺悔慚愧,以及誦一切戒。如此則邪不勝正,久久 魔境自然消滅。魔事的內容實在很多,一時也說不盡,總而言之,修 行人應該善於辨識才好。初發心修習止觀的行人,最好親近善知識,因為善識是善於辨識魔事的人。否則當魔入心時,往往令人心神狂亂,呈現時憂、時喜的狀況,若日久成病,還會令人喪命。有時更令行者得邪定、邪智、神通、陀羅尼,能說法教化眾生,人人對他信仰折服,這樣的結果,不但破壞了出世間的善事,也同時毀壞了正法。魔境界的相貌不一,種類也很繁多,在此只能簡略地舉出一些重要的例子,使修行人在坐禪中,不會妄受魔境界的干擾。最有效的方法是:若要遣邪歸正,就當觀一切諸法的實相,如此善巧地修習止觀,則無邪不破。正如「釋論」中所說:「除了諸法的實相以外,其餘的一切都是魔事。」也如偈頌中所說的:「若作分別憶想,就會墮入魔羅網中;如果能不動不分別,就是諸佛的法印。」
** 待續 --治病患 第九。

標籤:

1 個意見:

2017年8月1日 清晨6:34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8/blog-post.html
覺知魔事第八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