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

《大智度論》卷 71:「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
大正 25556b26-27:「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之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萬法一如也。
濟緣記一上曰:「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參考: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叫做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叫做妙有。真空而能生萬法,妙有而一切皆如,是真空妙有的涵義。
參考: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中國「真空妙有思想起源」:
起源於中國東晉佛教學者僧肇的《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 》,僧肇早年崇信老、莊,精通《易經》,讀《維摩經》,欣賞不已,遂於鳩摩羅什門下出家,為羅什的得意門生,被稱為“法中龍象”,擅長般若學,以道家的妙有思想解空,被人稱其「解空第一」。
僧肇受老子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思想和王弼的「體用一如」、「妙有」、「聖人有情」思想影響,對佛教的「空」概念,做了玄學化的闡釋,提出了「真空妙有」的思想。
他如是雲「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僧肇會通中外思想,以玄解佛的思辨方式,在佛教史上首創中國化的佛教哲學般若學思想體系,成為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與經學關係極大。 《肇論》各篇,無論內涵還是方法上,受王弼易學影響極深。
參考資料
1.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佛教導航 
2.中國思想通史·卷三·第十章佛學與魏晉玄學的合流  

標籤: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陋室銘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並不在於高,只要有神仙居住便會出名。水並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潛藏便顯出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房屋,我的美德使它遠近聞名。蒼綠的青苔爬上石階,青翠的草色映入門簾。在屋裡談笑的都是學問淵博的人,來來住住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士。這裡可以彈奏樸素無華的琴,可以閱讀佛經。沒有音樂擾亂聽覺,沒有公文案卷使身體勞累。這裡好像南陽諸葛亮的草蘆,如同西蜀揚雄的茅亭。正如孔子所說︰「何陋之有?」

註釋:
在,在於。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斯,指示代詞
此,這。
惟,只。
馨,這裏指品德高尚。
上,長到,蔓到。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什麽學問的人。
往來,偏義復詞,詞義偏重在“來”上。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絲竹,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勞,使……勞累。
形,形體,身體。

賞析一:
〈陋室銘〉開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大氣之語開篇,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後的陋室歌功頌德埋下 了伏筆。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麽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刻金石以記之嘍。此種借力打力之 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這種奇妙構思,唯有讓我等後人擊節贊嘆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似有些突兀,但回頭一看,卻又渾然一體,因為上面的對比句恰好為這句的引論鋪下了基礎。就像我上節說的,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麽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若明白此節,一切都入情理之中也就在勢在必然了,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復思考的,絕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復推敲了。

接下去“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淡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完全是作者對於道德品質高尚之士的生活總結。在前面幾句的生花妙筆明了作者的誌趣後,讀者的思緒也進入了佳境,此時明理,讀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階綠的淡雅之色,隱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馬上以青色入簾青的生機盎然點明恬淡中充滿生機的仙活生活狀態。交朋識友,皆是同道高潔之士,撫琴研經,生活從容多滋味。遠離嘈雜的音樂,遠離傷神的公務,這種閑暇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這種既像隱士,又存在塵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羨慕的,也是凡夫俗子們向往的。通過這幾句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畫卷。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作者借這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舊居來對比自已的陋室,有引諸葛亮與揚雄為自已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已的楷模,希望自已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世人常解這二句為我剛才的意思,實際上從我的角度認為,劉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閑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劉禹錫引用此二人之意,我想是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誌向吧。這結合劉禹錫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至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已,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已的道 德品質的最高要求吧。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 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註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標籤: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七)心所有法善十一

本文:
一、     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解說:
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
()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複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對治不信實德能之噁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精進者,于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
()慚者,依於自身及法,生於尊貴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賢善,羞恥過惡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慚,通則息諸惡行,以為業用。
()愧者,依於世間他人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由此羞恥過罪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愧,通亦息諸惡行,以為業用。依世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斷無愧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愧為業。如經說愧於所愧。乃至廣說。
()無貪者,於三有及三有資具,無所染著,而為體性,別則對治貪著,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謂於有有具厭離無執不藏不愛無著為體。能斷貪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無貪為業。如經說無貪善根。
()無瞋者,於三苦及三苦資具,無所憎恚而為體性,別則對治瞋恚,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
()無癡者,于諸諦理及諸實事,明解而為體性,別則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正了真實為體。能斷癡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無癡為業。如經說無癡善根。
()輕安者,遠離粗
重雜染法品,調暢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而為體性,對治惛沉,轉舍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遠離麁重身心調暢為體。斷麁重障為業。如前乃至能增長輕安為業。如經說適悅於意身及心安。
()不放逸者,即精進及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於所斷惡,防令不生,於所修善,修令增長,而為體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而為業用。總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為體。依此能斷惡不善法。及能修彼對治善法斷放逸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不放逸為業。如經說所有無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
()行舍者,亦即精進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而為體性,對治掉舉寂靜而住,以為業用。此與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
(十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侵損逼惱,即以無瞋而為體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湣以為業用。無瞋名慈,不害名悲,與樂拔苦,度生勝用,故體雖一,約用分二。謂即無瞋於有情所不為損惱假名不害。

標籤: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法語拾慧(二) -- 茶與中國禪

法語拾慧() -- 茶與中國禪
茶和中國禪有很深的淵源。自印度傳入靜坐的方法後,中國即開始注重禪修;在禪宗尚未建立之前,北地的禪師多以安那般那(即數息)和四念處為禪修法門。若長時間打坐而沒有運動,很容易昏沉。
禪門很早就發現茶有提神的好處,通常在午後和晚間,當參禪者體力不濟、或飯後想打瞌睡時,就會為他們準備一杯茶。喝了茶,比較有精神了,就能繼續用功。
早期禪門喝的茶和現在不太一樣,因為中國以前只有在溫暖的南方種植茶樹,北方不生產茶葉,若要將茶送往北地,必須做成茶團、茶餅,以便保存。以前的茶團不太像現在全發酵的普洱茶,可能只是稍微烘一下就做成團,然後送往北方。
茶餅硬而厚重,必須先鑿下所需的份量,用茶碾碾成末,再篩成細粉,然後放進壺裡煮;早期還會在其中加入枸杞、橘皮之類的作料,連同茶末一起吃下去,有點類似現在的客家擂茶。
尤其中國北方冬天寒冷,出家人晚上又沒有藥石(註:即晚餐),這樣的濃茶不僅有提神作用,還可略為解饑、祛寒,因此對禪修很有幫助。茶在當時很珍貴,從它可以當作十供養(註:香、花、燈、塗、果、茶、食、珠、寶、衣)之一,就知道並非能夠輕易取得,因此出家人喝茶也是一件大事。在禪宗之前的北地禪師,多半住在官方所建的寺廟內,由政府護持,因此修行人在生活中也能有茶的飲用。
在唐朝祖師建立了叢林以後,多半以農耕自給自足的方式生活,不再仰賴官府的資助,許多叢林都開闢了寺院的專屬茶園。中國很多名茶其實都是由寺院種植的,由於禪師們經常飲用,也逐漸改良了茶葉的種植和栽培技術、以及泡茶的技藝,後來慢慢傳出去,才逐漸商業化。
有「茶聖」之稱的陸羽,原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智積和尚將他帶回寺裡撫養長大,但他不願意出家,最後還跟我一樣逃離寺院,只是那位老和尚可能比較慈悲,沒有把他抓回來,不像我師公,他說如果我不當沙彌,就要賠他食宿費。我賠不起,只好繼續當和尚。
陸羽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和尚當然也教他禪法、識字、學習經典,並且教他泡茶。他在寺院裡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替老和尚泡茶。在他離開寺院多年後,有一次老和尚到一位高官家裡做客,主人吩咐備茶;茶端上桌,老和尚一喝:「嗯這是我徒弟泡的啊。」果然,從後面出來拜見老和尚的正是陸羽。
老和尚事先並不知道他的徒弟在那裡,而且當時距陸羽離寺已經過了好幾年,但一喝之下仍能辨認出,可見陸羽泡的茶確實與他人不同。
當初陸羽離開寺院後,跟著戲班子四處表演,他演出的丑角頗受歡迎,後來遇到一個官員很欣賞他的才華,送他去讀書,才有之後的成就;但他寫出《茶經》,對茶有這麼大的興趣,大部分都是從老和尚這邊學來的。


標籤:

(六)心所有法之別境五

本文:
一、    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解說:
所緣境事多分不同,緣別別境而得生故,名為別境。
()欲者,於所樂境希求冀望,以為體性,精勤依此而生,以為業用。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欲為諸法本者,說欲所起一切事業。或說善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論說此勤依為業。
()勝解者,於決定非猶豫境,印可任持,而為體性,不可以他緣引誘改轉,而為業用。勝解謂於決定境,如其所應印解為體,不可引轉為業。又謂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猶豫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非遍行攝。
()念者,於過去曾習之境,令心明審記憶不忘,而為體性,定之所依,而為業用。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
()三摩地者,此翻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而為體性,智依此生,而為業用。云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心專注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若不繫心專注境位便無定起,故非遍行。

()慧者,於所觀境,簡別決擇,而為體性,斷疑而為業用。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於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

標籤: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五)心所有法之遍行五

本文: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亦名心數,與心相應,如臣隨王,如仆隨主,故名心所也。此應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舉相用之最著者言耳。

一、  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解說:
具四一切,名為遍行,謂遍於善惡無記三性,遍於三界九地,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遍與八識心王相應也。
()作意者,警覺心種,令起現行,以為體性,引現起心,趣所緣境,以為業用。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觸者,於根境識三和之時,令心心所觸境,以為體性,受想思等所依,以為業用。又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謂根境識更相隨順,故名三和。
()受者,領納順違非順非違境相,以為體性,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之愛,以為業用。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
()想者,於境取像,以為體性,施設種種名言,以為業用。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思者,令心造作,以為體性,於善惡無記之事役心,以為業用。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

標籤: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四)第一心法八

本文: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解說:
  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雲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
依於眼根,了別色塵,名為眼識。
依於耳根,了別聲塵,名為耳識。
依於鼻根,了別香臭,名為鼻識。
依於舌根,了別滋味,名為舌識。
依於身根,了別痛癢寒熱等觸名為身識。
依於意根,遍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
名為意識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之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
梵語末那,此翻為意,由其恆審思量為性相故。然前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第七末那,無始相績妄執我法,喻如水流,阿賴耶識,則喻如水。
梵語阿賴耶,此翻為藏,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若無此識,則根身是誰執受?器界是誰變現?一切善惡漏無漏種是誰攝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夢想俱無之時,前六轉識,俱不現起,若無此識,豈不同於死人。既無夢無想仍非死人,驗知必有此第八識,與第七識微細我執,仍自俱轉。
然此第八識,決非實我實法,若是實我實法,則應常無變易,而此識者,乃從先世引業所招,名異熟果,既從業招,便非常住。又善業則感天人樂報,惡業則感三塗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實法哉。
註:
一、     六識是由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產生的,六根、六塵、六識,合計十八界。
第六識意識並不非意識之本體,真正意識之體為第七識。第六識乃意之用。
二、第六識則依第七識而有。第七識為根本意識,即意識之根;第六識則是意識之用。故第七識亦稱「染淨依」:
染淨依之染者第六意識之染依;第八識屬淨,亦依第七識,故第七識即為染淨所依。
三、末那識:心法第七識。末那是梵文,譯言「染污」,故稱為「染污識」。第七識將第六意識之作用傳達至第八識,又稱「傳送識」。
四、第八識;阿賴耶識之異名,亦稱藏識,能含藏諸法的種子。大乘所說八識中自末數本居於第八為諸識之根本。謂此根本識,染淨同依,能變能現種子、根身及器世間三種境故,是名緣境最廣。種子者,一切善惡種子。根身者,眼等諸根。器世間者,謂世界如器。

藏識者心識名,第八識之別名同意,藏字有三義,即能藏、所藏、執藏。能藏謂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所藏謂阿賴耶識為前七識熏習的雜染法所覆藏;執藏謂阿賴耶識為第七識所執為自內我。又譯作無沒,即含藏諸法種子而不沒失。又雖在生死而不沒失,故名無沒。

標籤: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念佛篇(一)

學佛問答 -- 淨空法師講述
一、念佛篇(一)
 問:如果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努力做到皈依瞻仰,如說修行,為人演說。但是從不打佛七,或是熬夜精進念佛,請問如此能往生西方嗎?
 答:當然能。因為五經一論並沒有說一定要打佛七才能往生,也沒有說一定要熬夜念佛才能往生。我們要依法不依人。

標籤:

法語拾慧(一)

茶禪一味:法語拾慧()
趙州茶
唐代的禪院常以茶接待禪眾。
有人初訪趙州禪院,趙州問:「來過沒?」禪人答:「沒有。」
趙州說:「喝茶去。」遠路行腳而來,辛苦了。
趙州又問另一人:「來過沒?」答:「來過了。」
老和尚也說:「喝茶去。」
禪宗祖師接引弟子時,從不用理論或經典來指導、也不直接說破,往往是藉著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隨時勘驗教誡。因為旅途辛勞而叫他喝茶,那是一般俗人的解釋,在禪法修行上並非如此。
老和尚叫你喝茶去,你必須去參那句話是什麼意義,但不要給任何答案,而是以生命直接去體悟,那時悟到的才是真實的,否則都只是拾人牙慧。
因為遠來辛苦,所以去喝茶。這是我的解釋,不是趙州和尚的。
他只叫你喝茶去!
為什麼來過的也叫他喝茶去?因為你還要繼續用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老實本份修下去,當然要「喝茶去」。但這也是我給你們的解釋,而非你的參悟。
這時,一旁的院主問道:「老和尚,為什麼新來的叫他喝茶去,已經在這裡的也叫他喝茶去?」老和尚看他一眼:「你也喝茶去。」

「喝茶去」,代表一個公案、話頭,你若能真正參悟趙州茶,就能品嚐到生命的雋永,活出人生真實的價值;不僅自己可飲用,還能隨時普濟一切飢渴的眾生。若不能參破,喝到的都只是外相的茶。

標籤:

(三)二影三差四顯

本文: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
解說:
此申明百法列為五位之次第,即顯離心別無自性,故一切惟心而無實我實法也。
心法,於一切法中最勝,由其能為主故,此能統一切法也。
心所有法,即與此心相應,故不離心也。
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故不離心及心所也。
不相應行,即是依於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別而假立,故不離心心所色也。
無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應行四有為法所顯示故,亦與四有為法不一不異也。

註:
1.自性:
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不生滅之性,是名自性,為萬有之生因,故一切現象的本體或一切心相的性體,叫做自性。
2.心:
指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3.心法:
一切諸法,分色心二法,有質礙為色法,無質礙而有緣慮之用,或為緣起諸法之根本者為心法。
心即識心,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此八種識,皆有分別之義,俱屬於心,故名心法。
4.心所有法:
謂心所有法者,亦名心數,與心相應,如臣隨王,如僕隨主,故名心所。
略明六位五十一者,舉相用之最著者言。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5.相應:
互相呼應。依瑜伽論之意,有三種相應:
一者,一切所緣之境,與心相應,名境相應;
二者,行與理相應,名行相應;
三者,三乘聖者,所修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應,此三種相應,攝盡一切法。
6.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
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
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
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
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
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7.色法:
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心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今且約內五根外六塵故。
8.差別:
對平等而云。不指萬法一如之法性,而數個個之性類也。在佛教,從覺法上捨離差別之見,並全然離差別見之平等,皆為惡平等之名所排。於菩薩修行上越自利利他之差別相,始為達圓滿之平等者。
9.無為:
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
10.無為法:
離因緣造作之法,有三無為六無為等。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涅槃為無為法中之最勝者。
11.不一不異:
任何觀點都只是「想蘊」的運作,都只是應機說法的方便,真實是無法言說的,所以,「差異」是可以改變,可以統合的。但是統合並非統一,見解一致只是假相,只是暫時的,因為「一」也仍然只是「想蘊」的運作的一點而已,實相中,既無「一」,也無「異」。
『中論』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不一不異可說是八不中道的重要一環。一與異,是人對兩件事物作比較,所得的結論,不是一(相同、同一),就是異(相異、差別),但以中觀來觀察,一或異只是在某種比較標準或前提之下的認知,而非絕對或一成不變,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標籤: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不快樂就放下吧

朦朧中輕漫妳芳心  雨點點滴滴的滑落
濕冷的回憶拼湊著  走在月明星稀夜晚
聆聽細雨傾訴心曲  東方悄然黎明乍醒
遺落在時空的日記  夢後頓時忘了歸途
寂寞塵封心與靈,憂鬱障礙了笑顏,人生幾何生娑婆,莫忘鳥語與花香。
三際求心心不見,兩眼看前眼不見,劃波尋寶寶不見,風花雪月卻常見。

標籤:

(二)一切法略有五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天親菩薩造─明蕅益沙門智旭解
此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一中略錄名數,而名為大乘百法明門者,蓋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補特伽羅無我,猶妄計有心外實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離識,不惟實我本空,亦複實法非有,若於一一法中照達二空,則一一皆為大乘證理之門也。
本文: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直解:
此借聖言以徵起也。法名軌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無我,須遍於一切法中通達二無我義也。
本文: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直解:
法既稱為一切,則何所不攝,設欲廣說,窮劫莫盡。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為略。略雖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間假實色心主伴罄無不盡。何者?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為諸法,第五無為,收世出世無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實,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離主,有心必有色,色不離心。有實必有假,假不離實,有有為必有無為,無為亦豈離有為而別有自性哉。於此五位百法,求所謂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補特伽羅無我,求所謂軌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無我也。

註:
補特伽羅:
或稱福伽羅,或富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之為趣。古譯為趣向,中陰有情,趣往前生故。
俱舍云:未至應至處。應至處,即六趣也。
又論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故謂為趣。
涅槃云:中有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
瑜伽論:說八種人執,第六名補特伽羅。謂數數取諸趣故,或死於此,能生於彼。正能生者,即是人執。又翻有情,又翻人。
大毗婆沙論:佛言:有二補特伽羅,能住持正法,謂說者、行者。若持教者相續不滅,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證者相續不滅,能令勝義正法久住。持正法人有二:一持教法者,謂讀誦解說經律論等;二持正法者,謂能修證無漏聖道。
梵語補特伽羅,華言有情。謂一類有情,得修妙行之眾同分而居,其性和雅,能修善業,如住律儀。蓋親近妙行之眾,其人雖不樂為眾善,而亦自然能行也。
參自:
1.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2.明,一如《三藏法數》

標籤: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一)大乘百法明門論本文

大乘百法明門論 -- ◎天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第二心所有。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四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癡。四慢。五疑。六不正見。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色。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