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六妙門(三)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於定法持心,自能任運令心不散。
  前面修習數、隨二門,雖能令粗念寧靜,但細念仍舊波動。止則不然,能令心閑,不需謀諸事務。平時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從未有停止過,如今要將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動,如以鎖繫猿猴,牠自然不能亂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將心念繫在一處,也就不會胡思亂想。
  究竟將心繫於何處呢?其一、可以止心於自身的鼻端上,兩目一直注視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專心繫於肚臍,丹田之間均可。其三、或止心於出入息上,息出時知其出,息入時知其入,如守門人,站在門側,雖身未動,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動自能停止。
  理論雖是如此,但初學的人,功夫未能用至於此,實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恆心,以數、隨的方法,試用三五個月,功夫成熟了,屆時不僅能知何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應。靜坐一兩小時,身心不動,輕安愉快,非世間五欲可比。如若不實地去修習,光是談論定境,等於說食數寶,實在於己無益。

  前面所說是繫心法,目的在於將諸妄念制於一處,令心不馳散,但這仍是一種很粗淺的功夫,實際上既有所著之處,必有能緣之心,因此,將諸妄念制伏之後,便要棄止修觀。


標籤: ,

1 個意見:

2017年8月31日 晚上11:06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31.html
六妙門(三)止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