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信心銘講錄續(2)

法鼓全集 數位隨身版
信心銘講錄 -- 聖嚴法師著
續(2)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前兩句告訴我們正確的態度和情況。「太虛」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無所不有;它沒有個別的存在,只有整體的、普遍的存在。對於修行人而言,未達到「至道」之前先要練習拋棄愛憎的心態,因為有欲求、有厭惡就會帶來困擾,你所討厭的與你所喜愛的,只是事物的一體兩面而已。
從前有位大地主必須找許多人幫忙種田。他很欣賞他們努力工作,卻很討厭他們的飯量那麼大,心想這些人如果只做不吃的話就太好了。其實,他的喜歡和不喜歡根本是同一件事,既然是同一件事,就不必高興得到了喜歡的東西,說穿了,得到的也正是厭惡的東西,反之亦然。
有些人花了許多時間、精神談戀愛,好不容易追上了女友,婚後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可是好景不常,太太基於愛戀丈夫,便限制先生的行動,不能隨心所欲,先生想回到單身,卻為時已晚。
所以,修行人要時時刻刻鍊心,不追求什麼,也不討厭什麼,因為一切好、壞原本是一體的。當我們認為得到時,其實並沒有得到;認為失去時,也並沒有失去─既然是整體,就無得無失。當我們見到佛法的智慧時,看到的一切都是完整的、現成的,沒有一樣心外之物,全都是自心的顯現。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為有所揀擇、取捨,因而覺得有欠有餘。無取無捨則一切現成、圓滿。因此,修行時不要貪求好現象,也不要討厭壞境界,只有不拒不求,才能無欠無餘。
一種平懷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一般人不是執著於「有」,認為自己的念頭、思想、身外之物都是實在的,就是執著於「空」,認為反正死後一無所有,一切問題都得以解決,或一切都是假相,沒什麼好執著的,因此玩世不恭,甚至自殺。
其實,執有、執空都不是正確的態度。我已經說過了執著於有的危險,「有取有捨」,追求自己喜歡的,拒絕自己厭惡的。另外,有人打坐時可能心中一片空白,這看來接近開悟,其實很不一樣。開悟的境界是前念不生,後念不生,當下一念也不生。但是空無境界的人則只是坐著,不思、不作,並不是真正在修行。這種人的確有一個念頭︰前念生起,但不相干;後念可能生起,但也不相干;至於當下一念,就隨它去。這個人可能認為他不執著於自己的念頭,事實上這和真正的悟境相去甚遠,是「頑空」,而不是「真空」。
如果到沒有念頭,很寧靜、安穩、舒服,這種平和的境界最高能達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但若執著於「四空定」則是外道,永遠無法見到自性。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平懷」是指心已證悟到一切平等,凡聖一如,沒有任何分別、對立,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不住空有,因空有不二才是平等,既然沒有分別,也就完全一樣,但也沒有一樣東西存在那裡。
我在講《圓覺經》時曾說︰「佛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而且同時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所想、所動的每個念頭。」有人就說︰這怎麼得了?所有眾生都把念頭一齊拋進佛的腦袋裡,那豈不像垃圾桶一樣亂了!
我說不會的,這情形就好比用高性能相機拍照,只要快門一按,鏡頭前的任何景象一瞬間全部攝入,相機並不會說︰「討厭,那麼多東西要怎麼照!」相機並不區分好壞、長短、顏色,而是把一切事物按原樣攝入。換言之,雖然被它攝入的事物樣樣不同,但它平等對待,原樣呈現。
佛心也是一樣。平等心意味在萬事萬物之間沒有相對的觀念,所有內、外,自、他,過去、未來等等對立都不存在,每件事物都是絕對的,不再有分別。一旦不再分別,那麼存在「有」也就消失了,這叫「泯然自盡」。
比方說,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是男性,那麼「男人」這個標幟就用不上了,因為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和女人區分。既然每個人都一樣,就不需要姓名了。如果你對一切事物抱著平等的態度,那麼所有的分別就會消失,而存在「有」本身也隨之消失。
有一次,我把香板遞給一位禪眾,問他︰「這是什麼?」他抓住香板搖了幾下。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無從命名。我們可以把它稱作香板,但這只是我們的分別心。為什麼我們必須把它稱作「香板」呢?
還有一次,我站在一個人面前,問他︰「站在你面前的是誰?」他回答說︰「雞蛋。」禪七結束時,我問他︰「為什麼師父是雞蛋?」他回答說︰「師父問我的時候,當時沒有任何念頭,脫口就答說『雞蛋』,為什麼會說『雞蛋』,我也不知道。後來我想︰『不對呀,師父怎麼會是雞蛋呢?』可是,既然已經說出口,也就算了。」當他說「雞蛋」時,那是正確的答案。其實,他那時隨便說什麼都對,因為他心裡沒有任何念頭─處於絕對的狀態,沒有任何區別。可是,一旦起疑、思慮,就失去了答案。
也許這次禪七中我也會站在你面前問︰「站在你面前的是誰?」你想到師父說過,有人說他是雞蛋,那麼我就給他個類似的答案,乾脆說師父是豬肉。如此,只要生起找個答案的念頭,那麼不管答什麼都錯,因為這是分別心,而不是平等心。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前面講平等心,也就是普遍不動、沒有起伏、沒有分別的心。這兩句緊接著提醒我們用功的方法。你的心本來可能已經處在相當平穩的狀態,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心並非完全不動、沒有起伏、沒有分別,於是就努力的想更進一步使心完全不動,結果適得其反,心動得更厲害、更煩躁,比原先更不穩定。這就像是看到盆子裡的水面有些波紋,就想用口把水波吹平,結果越吹波紋越多,接著想用手把水撫平,結果越撫越不平。反之,如果置之不理,波紋終究會消失,水面也就平靜了。一般人都有這種常識,但在修行時對心的處理上卻不知如法炮製。我們應該學學這種常識。
我們經常說,修行時全心全意放在方法上,不要去管心裡的念頭好或不好、工夫著不著力。修行時不必著急,只要繼續不斷用方法就行了,不要時時自我檢查是不是比剛才好一些?比昨天進步一些?在晚上開示時,我可能會問你︰「今天的情況如何?」這時你可以回答:「今天好多了」或「今天不太好」。但是在用功時,絕對不該檢查、評斷自己修行的進境。
有人對我說︰「師父,我很慚愧,一次次來打禪七,卻沒有任何進步。」我說︰「你還來參加禪七就是進步。」他說︰「可是,我沒有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我說︰「你不需要感覺進步;來參加修行就是進步。」
因此,我們要以平等心來修行,不要分別好壞,不要檢討對錯,不要比較打七前和打七後。如果方法還能用,就不要隨便換方法;如果覺得這個方法不能用時,可以換一種方法,但必須明瞭為什麼自己用不上這種方法。切不可好奇,今天用一種方法,明天換另一種方法,或這支香用一種方法,下支香換另一種方法,這是不對的。其實,任何方法都是一樣的,選定了一種方法之後就應該專精不二。就像愛情一樣︰愛一個人時,應該要愛到底才對,不可以今天愛張三,明天愛李四。修行時,不可時常變換方法或觀念,否則徒增煩惱。
非有非空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這四句是針對分別心說的,有分別心就有對立,所謂「對立」一定要有兩樣以上的事才能產生;換言之,「對立」就是「不統一」,也就是「兩邊」。不能統一的話,那對於對立的事物所知也就失真。換言之,不能統一時,就不能認清事物。
對修行人來說,他追求的是悟境或最高的佛道。此時佛道是一物,追求的人是另一物;或者佛道是一物,追求之心是另一物。追求佛道時,已把自己和佛道對立了。等他進一步知道自己從未與佛道分離,只是沒有親身體證過,於是希望開發自己的佛道。然而,即使是自我開發,也還是在尋伺之心(開發)和佛性(被開發)之間製造對立,這樣依然是二分,既有「兩邊」就不能統一。
既然如此,那麼不追求任何事物是否就正確呢?每天早晚課時我們都發四弘誓願,第四願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表示我們希望成佛。
如果希望成佛會造成對立,那麼發這個誓願用意何在?反之,如果我們不訂下成佛的目標,便永遠不得成佛。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禪的修行第一要有大信心,第二要有大願心,第三要有大憤心,第四要有大疑情。所以先有信心是對的,相信本來就是統一的,也就是相信「一種」,然後再依法修行。
凡夫滯於兩邊。西方的宗教、哲學也是淪於二元對立的狀態,他們雖然也講「一種」,所謂「唯一的神」,但是知道神的是人,神是對人而有的。禪在未修行之前就要相信只有「一種」;其實「一種」的「一」並不是禪的根本,而是道家的「道」之根本。「一」不是禪,禪不是「一」。此處講的「一」是要我們想到公案中所說的「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如果一切法、一切事物都屬於「神」,那麼「神」又歸於哪裡?
〈信心銘〉教人修行的方法,平等、不二就是修行用功的起點。我們有許多人用數息法,希望心能達成統一─數呼吸數到無數字可數,無呼吸可數,連要數的念頭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我」存在。
參公案、話頭在開始階段也可能如此,參、參、參,參到話頭不見了,不是爆炸而是沒有了。但話頭不見了並不就是變成了一心─因為雖然話頭不見了,你可能還是有參話頭的念頭。如果話頭沒有了,想參的念頭也不見了,這表示在一種非常平靜穩定的情況下失去了我的感覺、失去了方法、失去了要用方法的念頭、也失去了自己在修行的念頭,這時才是統一心。體驗過統一心的人多少和普通人不一樣,他的信心會特別堅定,因為他已親身體驗到沒有分別心時是何等的情境,而一般人頂多只能在知識上認知無分別心。
「一」借自道家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三祖借用道家的說法來說明,如果想要達到「至道」─至高的佛道,就得先達到「一」。換句話說,必須先達到「一」,才能進入「至道」,也就是禪。
我常說禪的修行應依照以下的次第︰散心,集中心,統一心,無心。先把散亂的念頭集中起來,再從集中心到統一心,最後一舉從統一心進入無心。從統一心進入無心的過程中,運用公案或話頭比較容易奏效,也就是說,運用公案或話頭把「一」粉碎、爆炸。失去了「一」,是不是意味全部都失去呢?失去了「一」,是從「一」中得到解放,再度回到自然。否則停留在「一」的狀態就會成為宗教上「唯神」的「一」,或是處於外道的定境。因此,必須超脫「一」,而恢復自然,也就是無心,因為「無」就是「至道」、就是「禪」。因此,三祖借用道家的思想,卻又超脫了道家的思想。
修行時不能抱著追求「一」或「無」的意念,不要存有「我要把心統一」、「我要把心粉碎」的念頭,因為有取有捨便離開了修行之道。應該只是單純地用方法,抱著方法「從一而終」,用方法的當下就接近了「一」,不斷地只管用方法,漸漸地方法不見了,就得到了「一」。
有一位六十多歲的人沒參過禪,他對我說︰「師父,我年紀這麼大了,盼望能趕快開悟,再不開悟就沒希望了。」我說︰「正是因為你年紀這麼大了,更不該只想開悟,而該專心修行。」哪人問道︰「師父,你怎能光教我修行,而不教我開悟?」我回答說︰「我不能只教你開悟,否則這輩子根本沒希望開悟。如果只教你修行,而你也能精進修持,至少會接近開悟。修行是功不唐捐的。」
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極力想丟棄「有」,反而會陷入「有」的泥淖;一心想追求「空」,反而更背離了「空」。
宋朝的名相張商英起初不信佛,而且很崇拜反對佛教的韓愈,因此想寫一篇〈無佛論〉來勸世人不要信佛。他利用公餘的夜間構思文章,妻子看他到了半夜還不睡覺,就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佛真討厭,我想寫一篇〈無佛論〉來反對他。」妻子覺得很奇怪︰「既然沒有佛,還寫什麼〈無佛論〉?
這不就像拳打虛空嗎?」這句話點醒了他,他想想可能佛是還有些道理,就開始研習佛法,後來開悟,成為禪宗史上的大居士,與大慧宗杲()同屬圜悟克勤(西元一O六三~一一三五年)的門下。
我說這個故事主要是說明︰你想要否定一樣既有事物的存在,事實上已經肯定了它的存在,所以,想遣去「有」,結果是陷於「有」中。
又如,一般人認為把一樣東西一丟,就算丟掉了,但是不是就真的丟掉了呢?就局部來看,確實如此;但從整體來看則並非如此。就像我們總是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無論怎麼將東西丟來丟去,它總還是在地球上。
《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本領很大,可以一個觔斗翻出十萬八千里。他跟如來佛打賭可以輕易地翻出如來佛的掌心,說一聲:「我出去也!」就一個觔斗翻出去,落地之後,看見前面有五根肉紅色的柱子,以為到了天邊,心想已經贏了,為了留下證據,於是就在中間的柱子上寫了「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八個字,順便又在第一根柱子下撒了一泡尿,然後一個觔斗翻回如來的跟前,如來佛伸掌給孫悟空一瞧,才發覺如來佛的中指上寫著「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大拇指還隱隱傳來猴尿的臊味,不由得大吃一驚。這個故事的寓意就是:眾生再怎麼翻也無法跳脫五蘊,在五蘊中做的任何事最後還是要由自己承擔。
如果你拋下什麼東西,最後依舊必須自己收拾。例如大家圍坐,我把一團髒東西扔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趕緊扔給第三個人,一個扔給一個,最後又扔還給我,到頭來不但還是得自己處理,也困擾了別人。
因此,我們有了煩惱根本不需要丟,只要坦然面對,小心處理就行了。有人說︰「師父,我的業障很重,煩惱很多,請您幫我念念咒,我的業障、煩惱就沒有了。」我說︰「自己的業障要自己承擔。如果我念念咒就消了你的業障,不就把業障變成我的了嗎?」所以,有了問題、困難,不要把它當成問題、困難,就會沒事的。如果一定把它當成問題或困難而排斥它,反而使自己更困擾。
此處的「遣有沒有」指的是剛開始修行的人,身、心上都遭遇很多的問題,因此老是跟自己的身、心鬥爭。我常聽一些修行人說︰「我現在要把所有的問題都克服,要消滅它們。」這反而表示與自己的身、心鬥爭,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從空背空」則更進一步,已經修行到了「空」的程度。自己能感覺到什麼都不存在,什麼都可以放下時,已達到一切皆空的狀態。「我沒有煩惱、執著、愚癡,我什麼也沒有了。」這是已有相當程度的修行人,到達了一切皆空的狀態。但是如果僅止於此,只是外道的修行,頂多是在「空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而已。
我看過很多修行人,開始的時候很勇猛精進,可是維持不了多久,就兵敗如山倒,放棄了修行。為什麼?因為他們想克服的問題沒法子克服,認為自己那麼精勤努力地修行,結果越修身體的病越重、心裡的煩惱越多,修行簡直不是人做的事,最後就從修行的路上退轉。另外還有好些人,努力修行的結果卻被看成是魔鬼、魔王。為什麼呢?因為被認為是著了魔。相對之下,不修行的人反而沒有事,是行為正常的好人。這兩種修行當然都是有問題的。修行人如果沒有老師正確的幫助與指導,或自以為會修行、能修行而不接受老師的幫助與指導,結果不是因為身、心出了狀況而失去對修行的信心,就是可能著魔。
記得我三十多歲時,在臺灣南部山中閉關,平日除了研經打坐之外,也常寫文章對外發表,於是就有幾個人特地來看我,好意地告訴我說︰「你應該好好修行啊!怎麼可以如此懈怠!我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而且是不倒單,每天只吃一頓飯,所有的時間幾乎都用來打坐參禪,生死要緊啊!怎麼還有時間看經、寫文章呢?」這些人當時都和我差不多年紀,可是後來沒有多久都往生了,沒有一個活的。因此,要請各位注意,精進當然是必要的,但修行時的心態也很要緊,老是想一定要丟掉什麼,或一定要求到什麼,都會帶來麻煩。

這裡再次提示修行的態度和基本原則︰不要企望追求什麼、抓住什麼或丟掉什麼,只要繼續不斷用方法;不要管自己有沒有達到統一心,能達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如果對方法不清楚或不會用方法,或者自己對於所用的方法沒有把握,可以問我。

標籤:

1 個意見:

2017年8月11日 晚上8:08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8/2.html
信心銘講錄續(2)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