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證果第十(小止觀—完)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即「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經云:諸聲聞等。自歎言(大正九~一八B):
我等若聞  淨佛國土  教化眾生  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  不生喜樂
是故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第一到第五章是助行,第六到第九是正修,有了正、助二行為因,則必定證果,所以第十章是證果。 修行人依照前面所說的方法修止觀,就能夠了知,一切法皆由心生、皆因緣和合、皆虛假不實;既是虛假不實,就知它的自性是空;既然是空,一切法的名字相貌不可得,這就是「體真止」。這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稱為「從假入空觀」(從生死之假,入涅槃之空);也稱為「二諦觀」(觀真諦,泯除一切法;觀欲諦,建立一切法);也稱為「慧眼」(慧眼了知一切法空);也稱為「一切智」(了知一切法空相的智慧)。若是住著在此觀中,就會墮在聲聞、辟支佛的果位。正如法華經中所說:「諸聲聞眾等,都自己歎息說:我們聽聞佛說諸佛淨土、教化眾生時,心中都不曾欣喜、快樂。為什麼呢?因為已經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本來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這樣思惟的結果,就對菩薩法不生喜樂。」由此可知,修行人若是修「從假入空觀」,因此見無為、入正位以為究竟的話,就不能發起無上正等正觀的菩提心。這時因為定多慧少的緣故,所以始終不能見佛性。

若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取著無為,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即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貌,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量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如果菩薩想要度盡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就不能取著無為涅槃。這時應該從空入假,諦實觀察:心性雖空,但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也能生出一切諸法;雖然猶如幻化,並非真實,但也有見、聞、覺、知等種種相貌的差別。如此觀察時,雖知一切法畢竟空寂,但卻能在空性中修種種行,就像空中種樹一樣地不著痕跡。同時也能分別一切眾生的根性和欲求,眾生的根性欲和欲求既然無量,當然說法也就無量,如此成就無量辯才,廣為利益六道眾生,這就是「方便隨緣止」(雖方便隨緣行種種事,卻了無一法可得,故妄念不止而止)。修的是「從空入假觀」(由涅槃之空,入生死之假);也稱為「平等觀」(不偏於空、不偏於有,空有不二,真俗平等);也稱為「法眼」(法眼了知一切法幻有);也稱為「道種智」(了知一切法差別相的智慧)。若是住著在此觀中,就會慧多定少,雖然能見佛性,仍不能明了。

菩薩雖復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瓔珞經』云(大正二四~一零一B):「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菩薩雖然已經成就空、假二觀,但還是屬於方便觀門,而並非正觀。所以『瓔珞經』中說:「空、假二觀只是方便道,藉由修空觀可以證入空、修假觀可以證法空,有了這二空觀,才能契入中道第一義觀,這時雙照二諦(雖說是有,但當體了不可得;若說是空,而萬法森然歷歷在目),自然心心寂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諸佛的大智慧海)。」

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者,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云何修正觀?若能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中,見中道二諦,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如中論偈說(大正三零~三三B):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是中道義
深尋此偈意,非唯具足分別正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知!中道正觀,即是佛眼一切種智。

如果菩薩想在一念之中,具足一切佛法,就應該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如何修正觀呢?若是能了知,現前這一念的心性非真非假,就能止息緣真、緣假的心,這就是「正」。諦實觀察這一念心性,雖然非空非假,但卻不壞空、假,用這樣的智慧來觀照,就能明了心性:雖然熾然分別,而體卻常寂;體雖常寂,卻又不妨其緣起分別,如此自然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之內,見中道二諦,就能見一切法無不是中道二諦。雖見一切法無不是中道二諦,但也不取著於中道二諦。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畢竟不可得故。如此二邊不立、中道不存,就是中道正觀。正如中論的偈頌所說:「一切由因緣所生的法,自性都是空的,卻不妨以種種假名幻妄稱相;如此不落兩邊、不離兩邊,就是中道義。」這首偈頌所含的深意,不但具足了中道正觀的相貌,也同時說明了前兩種方便觀門的旨趣。這個中道正觀,就是「佛眼」、就是「一切種智」(同時了知一切法空相及差別相的智慧)。

若住此觀,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見於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即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即是行如來行;即是入如來室;即是著如來衣;即是坐如來坐;即是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獲得六根清淨;即是入佛境界;即於一切法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即是得普現色身三昧;即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即是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即能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即入頓悟大菩薩位,與普賢、文殊共為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即為十方諸佛稱歎授記;即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般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即是初發心住菩薩也。故『華嚴經』云(大正九~四四九C):「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具足八相成道。」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云(大歷一二~八三八A):「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大品經』亦云:「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當知!是菩薩為如佛。」『法華經』中,童女以獻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是已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若住在此中道正觀中,就是定、慧力均等,了了見於佛性;就是安住於大乘,定慧不二,稱性而修,快速入於無功用道;就是自然流入諸佛智慧的大海;就是行如來行;就是入如來室(大慈悲室);就是穿如來衣(忍辱衣);就是坐如來坐(諸法空坐);就是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福慧二莊嚴);就是獲得六根清淨(六根互用);就是入佛境界;就是對於一切法無所染著;就是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於首楞嚴定中;就是得普現色身三昧;就是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就是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就是能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就是入頓悟大菩薩位,與普賢、文殊同為伴侶,常住法性身中;就是為十方諸佛稱歎授記;就是莊嚴兜率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般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圓滿一切佛事;就是具足真身(真智與法身合,故名真身)、應身(隨其心量,現種種身);就是圓教初發心住的菩薩。所以『華嚴經』中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為已經了達一切法的真實性皆自性本具,因此所有的慧身,不由他悟。」也說:「初發心的菩薩,已證得如來一身(法身),也能化作無量身(應身)。」也說:「初發心的菩薩,能具足八相成道。」也說:「初發心的菩薩,就是佛。」另外,『涅槃經』中說:「初發心的菩薩,和畢竟成佛,雖說沒有什麼差別(同證法身故),但若比較這二心的話,還是初發心比較困難。」『大品經』中也說:「須菩提!有大菩薩從初發心,就坐道場、轉法輪,要知道這位大菩薩就是和佛一樣。」『法華經』中,也有童女以獻珠為證,示現成佛的例子。以上這些經典,都是說明發心住的菩薩,能具足一切佛法。也是『大品經』中最初的「阿字門」;『法華經』中的「為令眾生開佛知見」;『涅槃經』中的「見佛性故,住大涅槃」。以上已經簡略說明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次、明後心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所以者何?如『法華經』中,「慇勤稱歎,諸佛智慧」,智慧即是觀義。此即是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中,廣辨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即是約止明果也。

至於後心證果之相,則不可知,只能依聖教量推論得知,最終也不離止觀二法。為什麼呢?因為『法華經』中說:「殷勤稱歎,諸佛智慧。」這裡所指的智慧,就是「觀」的意思,這是以「觀」來說明證果;而『涅槃經』中,世尊以百句來廣辯解脫,解釋大涅槃的真義,這是以「止」來說明證果。

故云(大正八~二五六A):「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智明果,即攝於止,故云(大正九~四四九C):「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雖約止明果,亦攝於觀,故以三德為大涅槃。此二大經,雖復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兩門」以明極果。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翻『金光明經』云(隋寶貴合、合部金光明經˙大正一六~三六二C): 前際如來 不可思議 中際如來 種種莊嚴 後際如來 常無破壞 如是皆約修止觀二心辨果。故『般舟三昧經』中偈云(大正一三~九零九A):
諸佛從心得解脫  心者清淨名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  有解此者成大道
誓願實行者,須除三障、五蓋等,如若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所以說:「大般涅槃,稱為常寂定」,這個「定」,就是「止」的意思。『法華經』中,雖以「觀」來說明證果,但是這個「觀」中,實際上包含「止」在內。如經中說:「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這三句話,都是「止」的意思。另外『涅槃經』中,雖以「止」來說明證果,但是這個「止」中,也包含「觀」在內。因此才會以三德為大涅槃(般若德是圓淨涅槃;解脫德是方便淨涅槃;法身德是性淨涅槃)。這兩部經,雖說有明顯、隱密的不同,但都以「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且根據「定慧二法」來說明證果。(在因為止觀,在果為定慧。) 最後,修行人應該知道的是,無論初果(初發心住)、中果(二住至等覺四十位),還是後果(妙覺位),都是不可思議的。因此新譯的『金光明經』中說:「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常無破壞。」階位雖然有三,但都是以修止觀來說明證果。在『般若三昧經』中的偈頌也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心得道到解脫;這個心是本自清淨,沒有垢染的;雖然暫時輪轉於五道,但仍是鮮潔、不受污染;有解此心而志於修習止觀的人,一定能成就無上的大道。」 發願修學止觀的人,必須先除三障,去五蓋。為什麼呢?因為煩惱障,會障般若德;業障,會障解脫德;報障,會障法身德;而五蓋,更會蓋覆我們清淨的真心。所以,如果不去除三障、五蓋的話,即使我們不斷地精勤用功,最後也終究無所獲益。

** 全文完

標籤:

1 個意見:

2017年8月7日 下午6:30 , Blogger 文居士 提到...

https://tentiechun.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48.html
證果第十(小止觀—完)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