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善根發相 第七



  今明善根發相,則有二種不同。
    由於善巧修習前面所說的止觀,所以經常會發動宿世的善根,修行人應當一一分辨清楚,才不致因為認識不清而誤入邪道或退失道心。
    一般來說,有二種不同的善根發相。
一者、外善根發相:所謂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讀誦聽學等,諸善根發相。此是外事,與魔相濫,今不分別。

一、外善根發相。
    如果在修習止觀時,突然發起一種喜歡布施、持戒、孝順父母、恭敬尊長、供養三寶,讀誦經論、聽經學教的心,就是所謂的外善根發相。這些善根的開發,是由於宿世曾經薰習過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等善根,而現在由內心中開發,和用功修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說它是外善根發相。外,是屬於外表事相的意思。這種情況,如果不是正修,很容易和魔境相混淆,相關的內容,在此並不作分別。

二者、內善根發相:所謂諸禪法門,善根開發也。即為三意:一、正明善根發相;二、分別真偽;三、明用止觀長養善根。

二、內善根發相。
這是由於修習止觀的緣故,而開發宿世修習禪定的善根。其中內容分三:一、正明善根發相;二、分別真偽;三、明用止觀長養善根。

一、云何名內善根發相?有五種善根,發相不同:一、息道善根發相;
二、不淨觀善根發相;三、慈心善根發相;四、觀因緣善根發相;五、念佛善根發相。

()正明善根發相。
    什麼是內善根發相呢?這裡有五種善根發相的不同:一是息道善根發相;二是不淨觀善根發相;三是慈心善根發相;四是觀因緣善根發相;五是念佛善根發相。

一、云何息道善根發相?行者善修止觀故,身心調適,妄念不起。因是自覺其心漸漸入定,發於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穩。於此定中,都不見身心相貌,於後或經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將息不得,不退不失,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八觸者:所謂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發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是為數息根本禪定善根發相。

1、息道善根發相。
什麼是息道善根發相呢?由於善修止觀的緣故,調身、息、心適當,因此妄念不起,自覺其心由粗住、細住而漸漸入欲界定、未到地等定,這時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穩。在此定中,不見身心相貌,如此經過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息漸微弱、不退不失,就在定中,忽然感覺身心運動而發動八觸。所謂的八觸,就是身體有痛、癢、冷、煖、輕、重、澀、滑等八種感覺。當八觸發動時,應當了知是身中四大調整的一種過程,就不會以為是魔境現前而退失道心。當八觸發過之時,身心頓覺寂然安定、清明愉悅、快樂清淨,這種覺受,實在很難用言語來形容。這就是數息根本禪定善根發相。

復次,行者或於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覺息出入長短,遍身毛孔皆悉虛疏,即以心眼見身內三十六物,猶如開倉見麻麥穀豆等,心大驚喜,寂靜安快,是為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者行人在欲界未到地定當中,忽然覺得鼻中的氣息,不但經由鼻中出入,也從全身八萬四千個毛孔中同時出入。心眼能清楚看見身內的三十六物,就像打開倉庫能看見麻、麥、穀、豆等一樣的清楚分明。這時不禁心中驚訝、喜悅、寂靜、輕安、快樂。這就是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二、不淨觀善根發相:行者若於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脹爛壞,蟲膿流出,見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所愛,此為九想善根發相。

2、不淨觀善根發相。
修行人在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虛然寂靜,忽然見到男、女死亡,死後身體由腫脹、青瘀、爛壞,血塗、膿爛、蟲噉、散壞、見白骨交錯狼藉,心中頓時悲喜交加、倍感厭惡,不再貪愛男女身分(屬外貪)。這就是九想善根發相。

或於初禪定之中,忽然見內身外身不淨,膖脹狼藉,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見是事已,定心安穩,驚悟無常,厭患五欲,不著我人,此是背捨止觀發相。

者在靜定當中,忽然見到自身、他身的不淨相。或見膖脹狼藉;或見自身白骨,從頭到腳節節相拄。見到這些境相後,定心安穩,驚悟無常,厭患五欲,不再執著人、我之相(屬內外貪)。這就是背捨善根發相。

或於定心中,見於內身及外身,一切飛禽走獸,衣服飲食,房舍山林,皆悉不淨,此為大不淨善根發相。

或者在定心當中,見到自身、他身、以及一切的飛禽走獸、衣服飲食、房舍山林,都是充滿不淨的(屬徧一切處貪),這是大不淨善根發相。

三、慈心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於此定中,忽然發心,慈念眾生,或緣親人,得樂之相故,即發深禪定,得內心清淨,悅樂不可為喻!中人(非親)、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從禪定起,其心悅樂,隨所見人,顏色常和,是為慈心善根發相。悲、喜、捨等善根發相,類此可知。

3、慈心善根發相。
    修行人在欲界未到地定中,有時突然發起慈念眾生的心,或緣親人得樂之相而發深禪定,這時內心的清淨、喜悅,實在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其他或緣中人(非親非怨)、怨敵、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得樂之相的情況都是相同。出禪定之後,內心充滿喜悅快樂,不論見到任何眾生,神情都是柔和慈善的。這就慈心善根發相。其他如悲、喜、捨等善根發相,也可類比得知。

四、因緣現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靜定,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即離斷常,破諸邪執,得定安穩,解慧開發,心生法喜,不念世事,乃至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中分別亦如是,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相。

4、因緣觀善根發相。
    修行人因為修止觀證得欲界未到地定,有時在身心靜定當中,忽然心生覺悟。這時推尋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三世十二因緣的關係,發覺它只是三世相續因緣和合而有,若要尋求人、我則了不可得。這時自然破除以為有我、有人的邪見;也能離斷、常兩邊(三世遷謝故不常,三世相續故不斷,過去破常、未來破斷、現在雙破斷常)。由於得定安穩,所以能開發智慧、心生法喜。從此不再緣念世間的事,也不再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事。這就是因緣觀善根發相。

五、念佛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所有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不可思議;如是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作是念時,即敬愛心生,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淨安穩,無諸惡想。從禪定起,身體輕利,自覺功德巍巍,人所愛敬,是為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5、念佛善根發相。
    修行人因為修止觀證得欲界未到地定,有時在身心空寂當中,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應身佛)的不可思議;所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等法(報身佛)的不可思議;還有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法身佛)的不可思議。在憶念這些無量功德不可思議的同時,心生敬愛、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淨安穩,沒有一切的雜心惡想。出禪定之後,自覺身體輕安便利、功德巍巍,同時也為眾人所敬愛。這就是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次,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身心澄靜,或得發無常、苦、無我、不淨、世間可厭患、食不淨、死、斷、離、盡想;念佛、法、僧、戒、捨、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發相,是中應廣分別。故經云(大正一二~一一一一A):「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除了以上所說五種內善根發相以外,也可能在身心澄淨當中,得「無常、苦、無我、不淨、世間可厭患、食不淨、死、斷、離、盡想」十想的善根發相;或「念佛、法、僧、戒、捨、天」六念的善根發相;或「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善根發相;或「空、無相、無作」三三昧的善根發相;或六度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的善根發相,這其中的內容,應該詳細作分別。所以經中說:「只要做到制心一處,是沒有一件事不能成辦的。」

第二、分別真偽者,即有二意:一明邪偽相、二辨真正相。

()分別真偽。
內善根發相的第二部分,是分別真偽。內容有二:一、明邪偽相;二、辨真正相。

云何名邪偽相?行者若發如上諸禪時,隨因所發之法,或身手紛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時身輕欲飛,或身如被縛,或時逶迤垂熟,或時煎寒,或時壯熱,或時時見種種諸異境界,或時其心闇蔽,或時起諸惡覺,或時念外散亂諸雜善事,或時歡喜躁動,或時憂愁悲思,或時惡觸身毛皆驚豎,或時大樂昏醉,如是等種種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此,即與九十五種鬼神之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時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染,邪定邪智,辯才神通,惑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是人命終,永不值佛,還墮鬼神道中;若坐時多行惡法,即墮地獄。

1、明邪偽相。
    什麼是邪偽相?修行人如果在修止觀時,發了以上所說的善根相,伴隨著所發的相,或者身手搔動、或覺身重如有物鎮壓、或覺身輕欲飛、或覺身如被縛,有時精神不振、有時感覺酷寒、有時感覺燥熱、有時見到種種怪異的現象、有時其心昏暗覆蔽、有時心起惡念邪思、有時憶念諸亂雜事、有時心情歡喜躁動、有時心情憂愁悲思、有時突感惡觸身毛驚豎、有時突感喜觸大樂昏醉,只要有以上種種邪法,和禪一起發,就稱為邪偽,並不是真正的禪發相。這些邪定境界,修行人一旦愛著,就會和印度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每每令人失心顛狂。這些鬼神都有他心通,知道修行人的貪愛,所以就隨著他的愛著,來增加他的勢力,使他發邪定、邪智、辯才、神通。修行人不知,以為是好境界,於是心生貪著;凡夫愚癡,也不知是著魔,還誤認他已證得道果,對他更是信仰崇拜,完全心服口服的依之而行。哪裡知道他的內心顛倒,只是專門行鬼法來惑亂世間。這個人命終之後,不但會墮在鬼神道中,而且永遠不能遇佛,如果生前多行殺、盜、婬、妄等種種惡法的,還會墮在地獄中。

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當即卻之。云何卻之?若知虛誑,正心不受不著,即當謝滅。若不謝滅,應用正觀破之,即當滅矣。

    若是修行人修止觀,遇到這些邪偽相時,應當立刻卻除,千萬不可貪著。如何卻除呢?了知這些邪定、邪慧、邪辯、邪通都是虛誑不實的,端正其心不受不著,這些境界就自然消滅。如果還是不消滅,就用正觀來破,最後一定能滅除。

二、次明正禪發相者:若於坐中發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隨正禪發時,即覺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澹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欲,出入自在,是為正禪發相。譬如:與惡人共事,恆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久逾見其美,分別邪正二種禪發之相,亦復如是。

    2、辨真正相。
    什麼是真正禪發相?如果在坐中善根發相的時候,並沒有上面所說的種種邪定境界,反而覺得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澹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慧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欲、出入自在,這些就是真正的禪發相。這種情況,就好比和惡人共事,總是互相觸惱;如果和善人共事,久而久之,反而愈見其美,分別邪正二種禪發之相的情形也是如此。

第三、明修止觀長養諸善根者:若於坐中,諸善根發時,應用止觀二法,修令增進。云何修令增進?若宜用止,則以止修之;若宜用觀,則以觀修之。略云大意如此。

(三)明用止觀長養善根。
    內善根發相的第三部分,是說明如何用止觀來長養善根。修行人在坐中,開發內、外善根的時候,應當修止觀來使它增進。如何使它增進呢?就是適合修止的時候,就以止修之;適合修觀的時候,就以觀修之。至於止觀的內容,前面第六章中已經詳細介紹過,這裡就不再重複說明。

** 覺知魔事 第八

標籤: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正修行第六(3)

正修行第六(3)(二)對境修止觀。

(二)對境修止觀。
1、眼對色。 如何在眼見色時修止?修行人隨眼見種種色相時,了知它如空中華、水中月一般的不真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恚惱;若見非順非違之色,不起無明、亂想,這就是修止。 如何在眼見色時修觀?修行人隨眼見順、違、非順非違之色時,了知其相本自空寂。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若是尋其根、塵、空、明等相貌,發覺它了不可得,也無法分別。雖然各無所見,也無分別,但卻是生起眼識的助緣。也就是說,必須根、塵、空、明等因緣和合,才能生出眼識。在生起眼識的因緣當中,還必須要有意識,才能分別種種色相,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是反觀這一念能見色之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這心念所發起能見的人(見者)、及見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 在這眼見色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聞違情之聲,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云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念,隨有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耳識生故,次生意識,強起分別,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聞。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修觀。耳聞聲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2、耳對聲。如何在耳聞聲時修止?修行人隨耳聞種種聲相時,了知它如谷響一般的不真實。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若聞違情之聲,不起瞋心;若聞非順非違之聲,不起分別心,這就是修止。 如何在耳聞聲時修觀?修行人隨耳聞聲時,了知其相空無所有。為什麼呢?因為根、塵和合而生起耳識。有了耳識,次生意識,有了意識之後,強起分別,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聞。但是反觀這一念能聞聲之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這心念所發起能聞的人(聞者)、及聞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耳聞聲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鼻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即知如燄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臭氣,不起瞋想,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云何聞香中修觀?應作是念,今所聞香,虛誑不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即生鼻識,次生意識,強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修觀。聞香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3、鼻對香。如何在鼻嗅香時修止?修行人隨鼻嗅種種香相時,了知它如暘燄一般的不真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若聞違情臭氣,不起瞋想;若聞非順非違之香,不生亂念,這就是修止。 如何在鼻嗅香時修觀?修行人隨鼻嗅順、違、非順非違之香時,了知其所聞之香虛誑不實。為什麼呢?因為是根、塵相合而生起鼻識。有了鼻識,次生意識,有了意識之後,強取香相,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聞香。但是反觀這一念能嗅香之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這心念所發起能嗅的人(嗅者)、及嗅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 在這鼻嗅香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舌受味時修止者:隨所受味,即知如夢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憶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舌根本無知,和合生舌識,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舌受味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4、舌對味。如何在舌受味時修止?修行人隨舌受種種味相時,了知它如夢中得味一般的不真實。若得順情美味時,不起貪著;若得違情惡味時,不起瞋心;若得非順非違之味時,不起分別憶想,這就是修止。 如何在舌受味時修觀?修行人隨舌受味時,了知其所受之味實不可得。為什麼呢?因為舌根在受酸、甜、苦、辣、鹹、淡等六種滋味時,本來無分別,是在因緣和合,生起意識之後,強取味相,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是反觀這一念能受味之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這心念所發起能受味的人(受味者)、及味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
在這舌受味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即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不起瞋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念,冷、煖、澀、滑、輕、重等,名之為觸。頭等六分,四大和合,名之為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誰能受觸,和合因緣,即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為受觸。即當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身受觸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5、身對觸。 如何在身受觸時修止?修行人隨身所受種種覺觸時,了知它如影一般的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時,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時,不起瞋惱;若受非順非違之觸時,不起憶想分別,這就是修止。 如何在身受觸時修觀?修行人隨身受種種觸時,作以下的觀察:冷、煖、澀、滑、輕、重等,稱之為觸;頭、身、兩手、兩腳等六分,是四大和合的,稱之為身。但是反觀觸的自性虛假、四大假合之身也不實,那麼是誰在受觸呢?所謂的身識,只是因緣和合而有,次生意識,才能憶想分別苦樂等相,這叫做受觸。這時反觀這一念能觸之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當知由心念所起受觸的人(受觸者)、及觸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 在這身受觸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約坐禪中明。修止觀相,五番之意,是中應廣分別,今不重辨。

6、意對法。 如何在意知法中修止觀,前面五種坐中修止觀的內容當中,已有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分辨。

行者若能於行住坐臥,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者,當知!是人真修摩訶衍道。如大品經中(大正二五~四零二C):「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身服僧伽梨,視眴一心,出入禪定,當知!是名菩薩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修行人如果能在行、住、坐、臥等六種事緣當中;以及見、聞、覺、知等六根相對的六塵境界上,時時修習止觀,就是真修大乘的人。如大品般若經中所說:「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穿衣吃飯、揚眉瞬目之間,皆安住在禪定之中,當知此人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因為實在不可多得的緣故。」

復次:若人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上最勝,無與等者。如釋論中偈說(大正二五~一六一A):
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澹泊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蓐,斯樂非安穩,求利無厭足;
納衣行乞食,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
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

若能於一切處中修行大乘,就是世間最尊貴、最殊勝的人,再沒有人能和他相等。正如大智度論的偈頌中所說:「空閒安坐林樹之間,寂靜安然息滅諸惡,內心澹泊一心清淨,這種快樂不是天樂所能比擬。世間之人追求名利,講求好衣好床蓐,那裡知道這種快樂並非真正的安穩,因為欲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出家人穿著布納衣沿街乞食,無論動靜都在禪定之中,常以智慧的眼目,觀察了知諸法的實相,故能視一切法平等,而寂然不為一切境界所動。這樣的修行人,在三界之中,是無人能與他相比的。」

** 待續 善根發相 第七

標籤: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大智度論 001A

標籤:

正修行第六(2)

天台小止觀  隋--智者法師著  淨蓮法師注疏

第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懵,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用之,如一一不得於對治,則有乖僻之失。

(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如果在坐禪時,內心昏沉、無記、多睡,這時應當修觀來對治;若是在坐中,內心浮動、輕躁不安,就應當修止來對治。這是簡略說明「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的相貌。總而言之,就是要善分別病相與用藥的情況。昏沉時用修觀對治;散亂時用修止觀對治,若是得不到適當的對治,就會有乖違、偏邪的過失。

第三、隨便宜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沉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明淨,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行者於坐禪時,雖為對治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靜安穩,當知宜觀,即應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穩,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三)隨便宜修止觀。修行人在坐禪時,雖用修觀來對治昏沉,但心仍然不能安詳、明利,也得不到修法的利益,這時應當嘗試用修止來對治。如果改修止後,反而覺得身心安靜、明利,就知道應當用止來安心。若是散亂時,雖用修止來對治,但心仍然不能安住,也無法獲得修法的利益,這時應當嘗試用修觀來對治。如果改修觀後,反而覺得心神明淨,寂靜安穩,就知道應當用觀來安心。以上是簡略說明「隨便宜修止觀」的相貌。總而言之,必須隨自己的方便、適宜來修止觀,而不拘限於一定的形式,如此才能心神安穩地止息一切煩惱、證得一切的三昧。

第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者: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治麤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虛誑,必生貪著,若生貪著,執以為實。若知虛誑不實,則愛見不起,是名修止。雖復修止,而心猶惑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即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此則略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修行人在坐禪時,已經先用止觀對治了粗心亂想,亂心既然息滅,就能漸入禪定之中,這時微細的心念,有時感覺自身是空寂的、有時又覺受到快樂、甚至能在定中變化種種境界,此時很容易走入偏邪的道路上去。如果不知道定中的境界是虛誑的,就會產生貪著;一旦產生貪著,就會執著這些境界以為真實。如果了知定中的細心,只是法塵分別影事(是虛誑不實的),就不會生起分別執著;不生起分別執著,則愛見不起;愛見不起則心地清淨,這就是修止。若是修止,自心仍然迷戀貪著種種境界,愛見煩惱也不曾停息,這時就應當修觀來照破。反觀定中這一念細心。究竟是何相貌?發覺它了不可得。既然定中的細心了不可得,就不再執著定中所見,不執著定中所見,則愛見煩惱不生,這就是修觀。以上是簡略說明「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的相貌。其中修止、修觀的方法,和前面所說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以破除定中細心所見的過失為主。

第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若無觀慧,是為癡定,不能斷結。 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 析!若於定中,智慧開發,那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若行 者於坐禪時,因修觀故,或因修止,即發智慧,而無定心,智慧既多 而心豁然開解,智慧分明,而不得定心,定心少故,則心動散,故如 風中燈,照物不了!故釋論云:若無定心,雖有觀空、無相等智慧, 是為顛倒智慧,是為狂智慧,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止,以修 止故,即得定心,得定心故,如密室中燈,則能破闇,照物分明。是 即略說:為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相。

()為均齊定慧修止觀。修行人坐禪時,因為修止或修觀入禪定。雖能入禪定,卻沒有觀慧,這種沒有觀慧的定,叫做「癡定」,不能斷煩惱。由於觀慧很少,因此不能發起真實的智慧;沒有真實的智慧,就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結使,不能證得種種的止觀法門。這時我們應當修觀破析,使他在定中能開發智慧,成為定慧均等,如此就能斷除一切煩惱結使,證得種種止觀法門。修行人坐禪時,因為修觀或修止得以開發智慧。雖然心能豁然開解、智慧分明,但卻不得定心。因為不得定心,所以容易散動,就像風中的燈,照物不能明了。如釋論中所說:「若是沒有定心,就算有觀空、無相等智慧,也是顛倒的智慧。這種顛倒的狂慧,是不能出離生死的。」這時我們就應當再次修止來獲得定心。有了定心,就像密室中的燈火,不但能夠破除黑暗,而且還照物分明。以上是簡略說明「為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的相貌。

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

修行人在坐禪時,如果能夠善用這五種修止觀的法門,並且取捨適當得宜的話,就是善修佛法的人,在這一生當中,絕對不會白白空過。

第一、 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恆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云何名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音:佐,意:勞動)作、六言語。

二、歷緣對境修止觀。能常於坐中修止觀,對於一位初入道的人來說,雖然最為殊勝、切要,但對於有世俗之累的凡夫來說,每天一定有許多的俗務纏身,未必就有時間在坐中修止觀。如果在隨緣對境的時候又不修止觀,修行的心便有了間斷,在面對塵境的時候,就難免會心生煩惱,這樣又如何快速與佛法相應?若是能在一切時、一切處,任何歷緣中對境之中,恆常修習止觀的話,一定能快速地通達一切佛法。什麼是歷緣修止觀呢?所言的緣,有六種: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

云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為歷緣對境修止觀也。

什麼又是對境修止觀呢?所謂的境,就是六塵境界:
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修行人如果在這十二緣境當中修止觀,就稱為歷緣對境修止觀。

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若為不善、無記事,則不應行,若能善利益,為如法事,即應行。云何名行中修止?若於 行時,即當了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 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身故,有去 來往反,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行,反觀行心,不見相貌, 當知!行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行中亦預有,五番修止 觀意,如前分別。

(一)歷緣修止觀。
1、行。修行人在行路的時候,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如果是為了不善、無記的事,就不應該去做;若是為了善、 利益、如法的事,就應該去做。如何在行中修止?就是在行路的時候,了知因為行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行的心(行心),還是行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行中修觀?就是在行中觀察:由於心念的推動,才能運作身體的往返動作,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行。但是反觀這一念能行的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推動而行的人(行者)、及行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行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若於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不善、無記事,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云何名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 當了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 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制御,豎身安立,因此則 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住,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 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修觀。住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 分別。

2、住。修行人在止住的時候,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是為了什麼事情而住?如果是為了不善、無記的事,就不應該住;若是為了善、利益的事,就應該住。如何在住中修止?就是在止住的時候,了知因為住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住的心(住心),還是住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住中修觀?就是在住中觀察:由於心念的駕御,才能豎身安立,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住。但是反觀這一念住的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駕御而住的人(住者)、及住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住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若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不善、無記事,即不應坐,若為善利益事,即應坐。云何名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即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累腳安身,由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坐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3、坐。修行人在坐的時候,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是為了什麼事情而坐?如果是為了不善、無記的事,就不應該坐;若是為了善、利益的事,就應該坐。
如何在坐中修止?就是在坐的時候,了知因為坐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坐的心(坐心),還是坐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坐中修觀?就是在坐中觀察:由於心念的牽引,才能壘腳安身,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坐。但是反觀這一念坐的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牽引而坐的人(坐者)、及坐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坐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若於寢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如法,放逸等事,即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應臥,臥時應如師子王臥。云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時,即當了知,因於眠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勞乏,即便惛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眠,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臥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4、臥。修行人正當寢臥時,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是為了什麼事情而臥?如果是為了不如法、放逸等事,就不應該臥;若是為了調和四大,就應該臥。(臥時應該如獅子王右脇而臥。)如何在臥中修止?就是在寢息的時候,了知因為睡眠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臥的心(臥心),還是臥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臥中修觀?就是在正要臥的時候觀察:由於心的疲勞困乏,才會昏闇,放縱六根,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睡眠。但是反觀這一念能臥的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的勞困而臥的人(臥者)、及臥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臥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若於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作?若為不善、無記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時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身手,造作諸事,由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作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5、作。修行人在工作勞動的時候,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是為了什 麼事情而作?如果是為了不善、無記的事,就不應該做;若是為了善、利益的事,就應該作。如何在作中修止?就是在工作勞動的時候,了知因為工作勞動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作的心(作心),還是作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作中修觀?就是在作中觀察:由於心念的牽引,才能運作身手、造作種種事,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作。但是反觀這一念能作的心,卻不見相貌。既然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牽引而作的人(作者)、及作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作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若於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為欲論說,不善、 無記事,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則應語。云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即當了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語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齶故,出音聲言語,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語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6、語。修行人在言語的時候,應該這樣來作觀察:我現在是為了什麼事情而言語?如果是為了論說不善、無記的事,就不應該言語;若是為了論說善、利益的事,就應該言語。如何在語中修止?就是在言語的時候,了知因為言語的緣故,才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但不論是能起這一念言語的心(語心),還是語中的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既然是了不可得,則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如何在語中修觀?就是在言語時候觀察:由於心念的分別,才能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齶發出音聲言語,而有一切善、惡等法的產生,這叫做言語。但是反觀這一念能言語的心,卻不見相貌。那麼由心念鼓動而發出言語的人(語者)、及語中的一切法也畢竟空寂,這就是修觀。在這語中,也包含有五種修止觀的方法在內,應該如前面所說的來詳加分別。

次、云何名眼見色時修止?隨見色時,即知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恚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云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無見相,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各無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眼識因緣,即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眼見色中,亦預有五番修止觀意,如前分別。


** 待續 -- 正修行第六(3)(二)對境修止觀。

標籤: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大智度論卷1(2)


(一) 世界悉檀(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A001p.2
有世界者,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無別車。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若無世界悉檀者,佛是實語人,云何言「我以清淨天眼,見諸眾生隨善惡業死此生 彼受果報;善業者生天人中,惡業者墮三惡道」?復次,經言:「一人出世,多人蒙慶,福樂饒益,佛世尊也。」 如《法句》中說:「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如《瓶沙王迎經》中佛說:「凡人不聞法,凡人著於我。」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26:悉檀是宗旨、理趣的意思。四悉檀是:有的是適應俗情,方便誘導向佛的「世界悉檀」;有的是針對偏蔽過失而說的「對治悉檀」;有的是啟發人心向上向善的「各各為人悉檀」;有的是顯示究竟真實的「第一義悉檀」。以此四悉檀通攝當時的一切佛說,「皆是實,無相違背」。經說不同,如從應機說法來說,一切是如實說,「佛說無不如義」,所以「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然依修行而得究竟來說,那就是「第一義悉檀」了。

又《佛二夜經》中說:「佛初得道夜,至般涅槃夜,是二夜中間所說經教,一切皆實 不顛倒。」 若實無人者,佛云何言「我天眼見眾生」?是故當知有人者,世界悉檀,故非是第一義悉檀。
問曰:第一悉檀是真實,實故名第一,餘者不應實。
答曰:不然!是四悉檀各各有實,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檀故無,第一義悉檀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檀故有,第一義悉檀故無。所以者何?人五眾因 緣有故有是人等。譬如乳,色、香、味、觸因緣有故有是乳;若)乳實無,乳因緣亦應無。今乳因緣實有故,乳亦應有;非如一人第二頭、第三手,無因緣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為世界悉檀。
(二) 各各為人悉檀(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A001p.2
云何各各為人悉檀者?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 如經中所說:「雜報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 更有《破群那經》中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
問曰:此二經云何通?
答曰:以有人疑後世,不信罪福,作不善行,墮斷滅見;欲斷彼疑,捨彼惡行,欲拔彼斷見,是故說雜生世間、雜觸、雜受。是破群那計有我有神,墮計常中。破群那問佛言:「大德!誰受?」若佛說「某甲某甲受」,便墮計常中,其人我見倍復牢固,不可移轉,以是故不說有受者、觸者。
如是等相,是名各各為人悉檀。

(三) 對治悉檀(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A001p.2
對治悉檀者,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譬如重、熱、膩、酢、醎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若輕、冷、甘、苦、澁藥草飲食等,於熱病名為藥,於餘病非藥;若輕、辛、苦、澁、熱藥草飲食等,於冷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 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
1、  不淨觀
不淨觀思惟,於貪欲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瞋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觀身過失,名不淨觀;若瞋恚人觀過失者,則增益瞋恚火故。
2、慈心觀
思惟慈心,於瞋恚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貪欲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慈心於眾生中求好事、觀功德;若貪欲人求好事、觀功德者,則增益貪欲故。
3、因緣觀
因緣觀法,於愚癡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貪欲、瞋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先邪觀故生邪見,邪見即是愚癡。

問曰:如佛法中說十二因緣甚深,如說:「佛告阿難:『是因緣法甚深,難見難解,難覺難觀,細心巧慧人乃能解。』」 愚癡人於淺近法猶尚難解,何況甚深因緣?今云何言「愚癡人應觀因緣法」?
答曰:愚癡人者,非謂如牛羊等愚癡;是人欲求實道,邪心觀故,生種種邪見。如是愚癡人,當觀因緣,是名為善對治法。若行瞋恚、婬欲人,欲求樂、欲惱他,於此人中,非善非對治法;不淨、慈心思惟,是二人中,是善是對治法。何以故?是二觀能拔瞋恚、貪欲毒刺故。
4、無常觀
復次,著常顛倒眾生,不知諸法相似相續有;如是人觀無常,是對治悉檀,非第一義。何以故?一切諸法自性空故。如說偈言:「無常見有常,是名為顛倒;空中無無常,何處見有常?」
問曰:一切有為法,皆無常相應,是第一義,云何言無常非實?所以者何?一切有為法,生、住、滅相,前生、次住、後滅故,云何言無常非實?
答曰:(1)有為法不應有三相。何以故?三相不實故。 若諸法生、住、滅是有為相者,今「生」中亦應有三相,「生」是有為相故;如是一一處亦應有三相,是則無窮,住、滅亦如是。若諸生、住、滅各更無有生、住、滅者,不應名有為法。何以故?有為法相無故。以是故,諸法無常,非第一義。
2)復次,若一切實性無常,則無行業報。何以故?無常名生滅失故,譬如腐種子不生果。如是則無行業,無行業云何有果報?今一切賢聖法有果報,善智之人所可信受,不應言無。以是故,諸法非無常性。如是等無量因緣說,不得言諸法無常性。
5、苦觀、無我觀
一切有為法無常,苦、無我等亦如是。如是等相,名為對治悉檀。

(四) 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論議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別破散;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上於三悉檀中所不通者,此中皆通。

問曰:云何通?
答曰:所謂通者,離一切過失,不可變易,不可勝。何以故?除第一義悉檀,諸餘論議,諸餘悉檀,皆可破故。如《眾義經》中所說偈:
各各自依見,戲論起諍競;若能知彼非,是為知正見。
不肯受他法,是名愚癡人,作是論議者,真是愚癡人。
若依自是見,而生諸戲論,若此是淨智,無非淨智者。

此三偈中,佛說第一義悉檀相。

〔第一偈〕
所謂世間眾生自依見、自依法、自依論議而生諍競;戲論即諍競本,戲論依諸見生。如說偈言:有受法故有諸論,若無有受何所論?有受無受諸見等,是人於此悉已除。 行者能如實知此者,於一切法、一切戲論,不受不著,不見是實,不共諍競, 能知佛法甘露味。若不爾者,則謗法。
〔第二偈〕
若不受他法,不知不取,是無智人。若爾者,應一切論議人皆無智。何以故?各 各不相受法故。所謂有人自謂法第一義淨,餘人妄語不淨。
1、      世間凡夫
譬如世間治法,故治法者,刑罰殺戮,種種不淨,世間人信受行之,以為真淨;於餘出家善聖人中,是最為不淨。
2、      外道
外道出家人法,五熱中一腳立、拔髮等,尼犍子輩以為妙慧,餘人說此為癡 法。 如是等種種外道出家、白衣婆羅門法,各各自以為好,餘皆妄語。
3、內道
1)舉犢子部的說法
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
《犢子阿毘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不可說五眾是人、離五眾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2)舉說一切有部的說法
說一切有道人輩言:「神人,一切種、一切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 龜毛常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眾實有,而此中無人。」
3)舉方廣部的說法
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小結 如是等一切論議師輩,自守其法,自法供養,自法修行,他法不受、不供養,為作過失。不受餘法,此是實,餘者妄語。若自受其法,
〔第三偈〕
若以是為清淨得第一義利者,則一切無非清淨。何以故?彼一切皆自愛法故。
問曰:若諸見皆有過失,第一義悉檀何者是?
答曰:過一切語言道,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示諸法。諸法實相,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是名第一義悉檀。如摩訶衍義偈中說:
語言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
說諸行處,名世界法;說不行處,名第一義。
一切實一切非實,及一切實亦非實,
一切非實非不實,是名諸法之實相。

如是等處處經中說第一義悉檀。是義甚深,難見難解,佛欲說是義故,說《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


** 待續十七、引大論師信入佛法(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A001

標籤: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正修行第六(1)

天台小止觀  --智者法師著  淨蓮法師注疏


正修行第六(1)

若修學止觀,應當細意思取!修止觀,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具足了前面所說的二十五種前方便,就可以正式來修止觀。但是在修學止觀的同時,也應該詳細分辨修止觀的內容。一般來說,修止觀有二種的不同:一是坐中修止觀;二是歷緣對境修止觀。

第一、 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乃皆得學道,坐為最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
略出五意不同:
一者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
二者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三者隨便宜修止觀,
四者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一、坐中修止觀。
本來修習止觀,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都可以來做,但是對於一位初修的人來說,還是在坐中修習比較殊勝。因此,首先說明坐中修的五種情況:
一是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二是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三是隨便宜修止觀;
四是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五是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第一、 云何名為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麤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 修止不破,即應修觀,故曰:「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

(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什麼是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呢?修行人在最初坐禪的時候,難免會心粗散亂,這時應該修止來破除它;如果修止不能破除的話,再用修觀來破除。這樣用止觀來對治初心時的粗亂,就稱為「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今明修止觀,即為二意:一、先明修止,二、次明修觀。

既然談到修止、修觀,就應該詳細介紹止觀的內容:一、先說明
修止;二、再說明修觀。

止有三種,
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隔鼻,臍間等處,念心不散。故經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鎖。」
二、制心止者:所謂隨心所起,即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大正一二~一一一零A):「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第三、體真止者: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1、止有三種:
(1)繫緣守境止。
所謂的繫緣守境止,就是把心念放在鼻端、臍間等處,使心不馳散,以達到專注一境的目的。正如經中所說:「若將心念繫在一處,就能使它不放逸,好比把活蹦亂跳的猿猴鎖住,自然就安靜下來了。」

(2)制心止。
所謂的制心止,就是心念一起,馬上制止,不讓它向外馳散。正如經中所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是以心為主,所以應當把心制止好。」但如何制心呢?就是念頭一起,就立刻放下,制止它攀緣外境。因為一攀緣外境,就會產生分別執著,一產生分別執著,煩惱就跟著來了。
 以上這兩種止,都屬在事相上修,所以不須另加分別

(3)體真止。
所謂的體真止,就是隨心念所起的一切諸法,都當下了知它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這樣心念自然就不會取著,不取著則妄念自息,所以稱之為止。正如經中所說:「對於一切因緣所生的諸法,若能了知它的性空無主,則妄心自息而達心的本源,這樣的修行人,可以稱
之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大沙門。」
第三種體真止,是在理體上作觀察,所以必須多加思惟、分別。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發重誓願,度脫眾生,求無上道。其心堅固,猶若金剛,精進勇猛,不惜生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於端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言一切諸法者:即是約心,明一切法也。如一切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一切有漏煩惱法,一切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大正二六~一六九A):「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
若行者知心無性,豈有諸法之實,若諸法不實,即是虛誑,則空無有主,則不可取,若不取著,即妄念心息,得寂然無為!夫無為者:即是諸法之本源,若能安心本源,則無染著,若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即證泥洹。故經云(大正一三~九零三A):

有心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

若能如是,修體真止,當知是人必得泥洹,名大沙門。是則略說,修體真止相。

初學坐禪的人,若是想修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教,就必須先發大誓願:上求無上道,下度化眾生。所發的願心,要像金剛一般地堅固,而且還要勇猛精進,永不懈怠,就算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始終不退轉。
這樣發完誓願以後,就端身正坐,以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的真實相:所謂的一切諸法,是以「心」的立場來說明它的存在。為什麼呢?因為不論是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法;生死因果法,都是因心而有。正如十地經中所說:「三界並沒有另外的真實法存在,只有一心所作。」也就是說,一切法都是從心而起。
如果修行人了知心的空無自性,就知道並沒有諸法的真實存在;若沒有諸法的真實存在,就說明它是虛妄不實的;既然是虛妄不實的,就空無有主;既然空無有主,就不可取著;既然是不可取著,則妄心自息而到達寂然無為的境界;這寂然無為的境界,就是諸法的本源;安住在這種本源當中,心自然就不染著;心不染著,則一切的生死業行就會止息,這就是證得涅槃。所以經中說:「一切凡夫都有真心,但卻渾然不知;妄心起時,是不見真心的;要待妄心息滅後,真心才會顯現。因此心起妄想是愚癡;無想無念是涅槃。」如果修行人能夠這樣來修體真止,就一定會證得涅槃,而被稱為「大沙門」。以上就只簡略地說明修體真止的相貌。

第二、 云何名修觀?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二者正觀。

2、觀有二種:
一、對治觀者:如不淨觀,對治婬欲,慈心觀,對治瞋恚。如是等觀,皆名對治觀。今不分別也。
(1)對治觀。
如修不淨觀對治婬欲;修慈心觀對治瞋恚等,都屬於對治觀,但在此並不特別作說明。

二、正觀者:即是現諸法實相智慧,如經中具說(大正一三~906A):
諸法不牢固,常立在於念,
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2)正觀。
正觀,就是觀察諸法實相的智慧。如經中說:「一切法是不牢固的,完全依於想念而有,一位已經解悟空性的人,是不起一切想念的。」

若行者初坐禪時,隨心所緣,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之止,而妄念不息,爾時應當隨心所緣,一切諸法,若善、若惡、若無記、若三毒貪瞋癡等。若念一切世間之事,即當反觀,所起之心。如是等心,為是有耶?為是無耶?若是無者,無則無心。云何有心?若謂心是有者,為在是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在過去,過去已滅,何得有心?若在未來,未來未至,何得有心?若是現在,現在不住,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則無有心。復次:若言心在現在,即當諦觀,現在之心,有何等相貌,諦觀不見相貌,則心不可得,若不可得,則
無有心。

若是初修坐禪的人,已經用了以上所說的止觀,但妄念還是不停息,就應當隨念能起一切法(不論是善、惡、無記法;或是貪瞋癡煩惱等法)的心,究竟是何相貌?它是有呢?還是沒有?如果是沒有,就是沒有心;既然沒有心,又怎能說它是有呢?假若心是有的,那麼它是屬過去、未來、還是現在呢?如果是屬過去,過去已滅,怎麼會有心?若屬未來,未來還沒有來,又怎麼會有心?倘若說屬現在,但現在念念生滅不住,又怎麼能說是有呢?就算現在的心是有的,但它應該是什麼相貌?是方的、圓的?還是青的、黃的?在內、在外、還是中間?觀察的結果發現:它既不是長短方圓,也不是青黃赤白;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既然在一切的形色、顯色、處所上,都覓心了不可得,可見並沒有心。

復次:若以生滅為心相者,心為即是生滅,為不即是生滅。若為即是生滅,一切草木,皆有生滅,亦應即是心相。若非心相,豈得以生滅,為心相耶?當知!心相不可得;心相無故,則無有心。

心雖然不能說是現在,但能以「生滅」作為它的形相。假設以生 滅作為心的形相,那麼,心等於是生滅?還是不等於是生滅?如果心 等於是生滅,一切的草木都有生滅,也應該都是心相;如果心不等於 是生滅,又怎麼能以生滅作為心相呢?由此可知,心相無論等不等於 是生滅,都不可得;既然不可得,就證明沒有心。

復次:若謂因現在剎那生滅,成於心者,今諦檢生滅,尚不可得,何能成心?若言現在有生滅者,為當過去心滅,現在心生,為不滅而生?若過去心滅,現在之心生,從何處生?若不滅而生,即應有二心並住,而實不然,云何言不滅而生?若非滅生,亦非不滅生,當知則無有生,若無生,則無滅,若無生滅,何得以生滅成心?故知心不可得!

如果你說:是因為現在剎那生滅才形成心的。但如今我們檢驗的 結果發現:生滅不可得。即不可得,又如何形成心呢?就算你說的對, 現在有生滅,那麼請問:是過去的心滅了之後,現在的心才生?還是 過去的心不滅,而有現在的心生?如果說過去的心滅了之後,現在的 心才生,請問它是從何處生?若是過去的心不滅,而有現在的心生, 那就等於有兩個心,但事實並不是如此,所以你怎麼能說是不滅而生 呢?既然不是滅生,也不是不滅生,就證明它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 滅,這樣沒有生滅,又如何形成心呢?由此可知心不可得。

復次:若謂定有現在心者,心為從自生,為從他生,為從自他生,為不從自他生。若言從自生,未對境時,何故不自生?若言從他生,他法若是心,則為他心生他心,不應計他心為己心,他法若非心,非心何能生於心?若言因自他合,故有心生,此亦不然。若自他各有心,不待合故有心生,若自他各無主,合亦不能生。若言不因自他生者,應從虛空中生,而實不然,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生。如此種種因緣,推檢現在心中生,畢竟不可得。

如果你說,就算不是以生滅來形成心的,也一定有現在心的存 在。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問:這個現在心,是從自生?從他生?是自他共生?還是不從自他共生(無因生)?如果說它是自生,在沒有對 境的時候,它為什麼不自生?若說是從他生,那麼他法是心?還是不是心?如果他法是心,應該他心生他心,不應該把他心當成是自己的心;倘若他法不是心,不是心又如何生心?如果說是自他合(共生)才能生心,這也是不合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自他如果都各自有心,就不用等待相合後才能生心;若是自他都各自無心,就算和合了也不能生心。如果說是不因自他共生(無因生),那麼就是從虛空中生了,但虛空不能生心。再說,從因緣生都不可得了,更何況是從無因生。從以上種種推論來分析,便可得知:從現在心中生,也是畢竟不可得的。

若不得所觀之心,豈得能觀之智!若不得能觀、所觀心,則一切心, 皆不可得;若一切心不可得,則一切法,亦不可得;若一切法不可得, 則心無所依;若心無所依,則無所憶念;若無所憶念,則顛倒想斷; 若顛倒想斷,則心無分別;若心無分別,則諍論心息;若諍論心息, 則無愛恚;若無愛恚,則覺觀攀緣不起;若覺觀攀緣不起,則身心寂 然;若身心寂然,即得正定;若得正定,則發真實智慧,永離一切生 死。故釋論偈云(大正二五~一九零B):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
無量罪滅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是則略說,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竟。

既然所觀的心不可得,那麼能觀的智慧也同樣不可得。如此能觀、所觀的心不可得,則一切心不可得;一切心不可得,則一切由心所生的法也不可得;一切的法不可得,則心就無所依;心無所依,則無所憶念;無所憶念,則顛倒想斷;顛倒想斷,則心無分別;心無分別,則諍論心息;諍論心息,則無愛恚;若無愛恚,則攀緣心不起;攀緣心不起,則身心寂然;身心寂然,就得正定;若得正定,便能開發真實智慧而斷生死。所以,釋論的偈頌中說:「般若波羅蜜,是真實不顛倒的智慧;一切想念都因般若正觀而完全除滅(心生處滅),言語尋伺也不再生起(言語道斷);無量生死重罪到此真正除滅,清淨心也恆常如一現前;像這樣尊貴善妙的修行人,是真正能見般若實相的人。」 以上是簡略說明「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的內容。


** 待續 -- 方便行 第五
第三、 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者: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懵,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用之,如一一不得於對治,則有乖僻之失。
…………………

標籤: